第140章 回国(第2/4页)

姜柔想把那座故/宫旁的三进院子从里到外好好打造一番,弄成供自己欣赏的博物馆,到时候一定很有成就感。

她放眼望去,觉得家里什么都缺。可惜她钱包里的钱有限,需要慢慢淘。

“师傅,你们这儿有屏风吗?我想淘个屏风。”

“有啊,您想淘个什么样的?我手里有三款,那都是以前格格、妃子用的,古色古香,等你看了绝对喜欢。”

姜柔自动忽略那些忽悠人的形容词,眼中充满期待,“您能带我去看看吗?”

“可以,咱们走!就在那边的棚子里。”

商贩把摊位交给别人看管,领着她去了前面不远处的简易棚子,边走边说道:“你是不知道,来咱们这儿淘宝的名人可多了,比如赵奋斗、还有杨丽文,都是这里的常客。”

姜柔不自觉地摸了摸脸上的口罩,心虚一笑,“看来和我有同样爱好的名人真多。”

“可不是嘛,就说我家这屏风哪怕不是格格用的,摆在家里也好看啊,万一淘到的是真宝贝,那可就赚翻了!”

“……”姜柔品品他这话,觉得很好笑。

很快,他们来到棚子,在最里面摆放着三个用破布盖着的屏风。

商贩掀开破布,其中有一个屏风引起了姜柔的注意。

它很长,大概有十二扇,看着像黄花梨木,上面有镂空雕饰,游龙戏凤,花团锦簇中松鹤延年。

像这种寓意吉祥的屏风很受古代达官贵人的喜爱,它真没准是哪一代王爷的心爱之物。

商贩注意到她的视线,忙笑呵呵地推销:“这是清朝一王爷的心爱之物,做工是黄梨花木,看在你是常客,价格还能再便宜点。”

姜柔问:“这个多少钱卖?”

“一千五,您拿走。”

“五百,我买。”

见她降得这么狠,商贩嘴角抽了抽。

“要不,你给一千吧,不能再少了。”

“我包里只有五百二十元,另外二十元还要找板车拉回去,要不你负责送货,这些钱都给你。”

想着这屏风难遇买家,商贩只犹豫一瞬便答应了。

姜柔把它暂时放在二进院子里,想等沈城东回来再折腾到三进院子。

*

前段时间,霍铮已调回京市,而且又官升一级,叶思易除了必要的应酬外,最爱在姜柔这里呆着。

见她又添置一个屏风,好奇地问:“你下次打算淘什么?我想跟你一起去。”

想着有自己陪伴,不会出大乱子,姜柔毫不犹豫答应:“好,下次我一定带着你去。”

想着三进院子里还缺少字画,姜柔求道:“姐,你能不能送我一幅山水图?我想挂在堂屋。”

听她想要画,叶思易瞬间眼前一亮,她平常无聊画了很多水墨画,都放在家里闲置着,如今有人欣赏,她愿意多送几幅。

几天后,叶思易拿来一堆画让姜柔挑选,都是她认为画得比较好的。

姜柔认真欣赏每一幅画,发现叶思易的画功越来越好了,这样的作品完全可以参赛。她记得前几天播报的一则新闻就是关于全国绘画比赛的。

“姐,你想不想参加比赛啊?没准能获得一等奖。”

被这样夸赞,叶思易红了脸,“你看我能行吗?我都是画着玩的。”

姜柔鼓励道:“不如咱们试试?反正不是现场比赛,就算不获奖也没关系。”

叶思易有些蠢蠢欲动,思忖片刻点头应道:“好,那我试一试。”

为了参加比赛,她找到曾经教她绘画的老师,那认真的态度,让叶家人都很惊讶。

另一边。

陈爱荷向姜柔提出,要跟姜德山、孟书阁、陈艾兰一起秦岛旅游,家中大小事全交给她处理。

姜柔听后震惊,“不如等沈城东回来,陪你们去吧。”四个人加起来差不多有250岁,她实在不放心。

“等他回来指不定什么时候呢,别担心,我们四个聪明着呢,不会被人骗的。”

现如今,饺子馆有专人打理。而陈家姐妹俩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,就想着在死之前,能把祖国大好河山全看遍,刚好孟书阁也有这种想法,大家一拍即合。

见其主意已定,姜柔只能答应。韩家三兄弟也不放心他们到外省旅行,最终由韩元上和孟雯陪着一起去的。

走的那天,姜柔把他们送到火车站,十分严肃叮嘱道:“如果去海里游泳,一定要戴好救生圈,不能去深海里玩,知道吗?”

陈爱荷嫌她唠叨,连连点头,“你已经说三遍,我都能背下来了。放心吧,我们不是三岁小孩,会听话的。”

送他们坐上火车,姜柔心里空唠唠的。这段时间,她送走一拨又一拨人,最后只剩下她孤家寡人了。

当沈城东得知她一个人在家后,不禁担忧,“晚上睡觉前必须把房门反锁,要不,你搬去叶家住几天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