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初试(第3/4页)

面对这个问题,姜柔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嗯,想考!”

她已经做足准备,等的就是这一天。

陈瑶听了,很郁闷,“怎么你也想读书?如果你真考上了,台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。”

姜柔很诧异,“难道你不想考大学吗?”

“不太想,我舍不得这个节目,而且…”说到这里,陈瑶看了一眼周围,见没人才小声说道:“而且,有自己节目的播音员用不了多久都会转正,如果我现在去读书,就前功尽弃了,我劝你也三思。”

姜柔听完,认真想了想,还是觉得读大学好,专门去学校里学肯定要比自学强,而且她很喜欢大学校园的那种氛围。

“我还是想上学,这样能多陪陪孩子。”

彼此想法不同,陈瑶没再劝。见她手里捏着信,好奇地问:“你拿的是什么呀?”

姜柔这才想起信,拿起来看,“我也不知道是谁寄的。”

一封是川省的,一封是黑省的,天南海北,各不相同。

陈瑶忽然想到什么,露出羡慕的目光,“这应该是听众来信吧?真好~节目播出这么久,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信。”

姜柔好奇地拆开信封,展开来看,果然是听众来信。

四五页信纸,满满都是对节目的喜爱,和对她的喜欢。姜柔把信认真看完,内心充满感动。

她把信再小心翼翼地放回信封里,打算把它们珍藏起来。

傍晚下班,姜柔把广播学院招生的事告诉给沈城东。

两人并排骑车,在回去的路上。

沈城东问:“你看了那么多书,就是为了准备它吗?”

见被他识破了,姜柔笑着承认了,“对呀,其实我在很久之前就听说了这个消息,只不过那时候没正式下达通知,也就没敢到处乱说。”

“你好好考,我和孩子们都支持你。”

“嗯!我会努力的。”

能得到他的支持,姜柔很开心。可回到家,却听到不同的声音。

来自于陈爱荷的:“祖宗,你咋这么能折腾呢?原本食堂正式工,现在变成电台临时工,马上临时工都不是了,你想没想过家里还有俩孩子要养?”

见母亲这么激动,姜柔耐心解释,“我就是要养他们才去念书的,三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,到时候重新回到电台上班,人也能变得更加自信。”

沈城东也跟着附和,“妈,我的工资足够家里花销,您让她念吧。”

陈爱荷瞅瞅他们,最终还是同意了。

“事先声明,既然想读书就好好读,我和你爸都会支持你的,不过可不能再折腾了。”

“谢谢妈!”姜柔亲昵地挽住她的胳膊撒娇。

沈城东见她开心,眼里尽是柔光,同时生出危机意识,他也要努力进步才行……

第二天,姜柔上班第一件事:去办公室找齐冬梅。

齐冬梅看见她,笑呵呵地说道:“你来得正好,我正有事想跟你说,你先坐。”

姜柔按照指示坐到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,姿态端庄,“领导,您说吧。”

“是这样的,台里今年年底有两个转正名额,我把你和陈瑶的名字递上去了。今早上面已经批准,你俩以后要继续努力,知道吗?”

本该惊喜的事,姜柔却微微一怔,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:“领导,我今天来找您,是想跟您说件事。”

见她反应不对,齐冬梅疑惑:“怎么了?你想说什么?”

既然下定决心,姜柔就没再犹豫,她深深吸气,把自己想要去广播学院念书的事说了出来。

齐冬梅听后,眼底划过惊诧,随即露出一抹笑,“咱们台里也有人准备去读书,你能有这种思想觉悟是好事。”

“那您是同意我去读书了?”姜柔眼前一亮。

“当然,你这么努力上进,我一定要支持。转正名额我先帮你留着,如果你被学校成功录取就去读书,如果没成功,仍然可以继续上班。”

“谢谢领导!”

直到从办公室出来,姜柔心里依然美滋滋的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她除了录制节目,还要抽出时间准备考试。

沈城东见她这么累,托人买了两罐进口奶粉,每天一杯奶,另加一个水煮蛋。姜柔吃得小脸儿圆了一圈。

到了考试那天,她坐在考场里,还在想,终于可以不用天天喝奶粉了……

怕成绩不理想,到时候丢人,姜柔考广播学院的事,大杂院的邻居们暂时都不知道。

大家围绕的话题仍在唐家身上,尤其是最近几天,唐家开始布置新房,梳妆台、衣柜、缝纫机、收音机一样一样往里搬,可把大家伙儿羡慕坏了。

刘美凤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,见谁都是笑脸相迎。

有人看见这么多好东西,便问她,“你家可真能攒钱,买了这么多好东西,花了不少钱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