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:神马?!(第3/6页)

如此一来,应该属于伤寒!

但是,伤寒保证,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僵痛而恶寒才是。

可患者表证却不明显?

陈南忍不住陷入了疑惑之中。

他知道,自己显然是漏掉了什么东西了。

中医认为,皮肤过敏属于正气不足,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。

自己到底是漏了哪儿呢?

陈南不仅开始思索起来。

忽然!

陈南忽然想到了什么。

对啊!

对方的发病时间。

陈南忽然想到了昨天在陆老爷子那里学到的东西。

顿时,一种灵感进入陈南的脑海之内,他知道自己漏掉了什么了!

今年为丙成年,丙辛化水,中运水运太过。

而辰戌太阳寒水司天,全年寒水之气太盛,前段时间正好是秋分已过,寒霜初至,这显然是一个特殊的节气。

这段时间,寒气降临,应当平补。

而患者前段时间吃的药物里多有抗过敏和抗炎的药物,这是寒凉之药,而且为阳虚体寒。

如此多从交杂一起之后,势必会出现复杂的征象!

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,让陈南顿时眼睛一亮。

刚才困顿走不下去,解释不清楚的东西,瞬间通透起来!

患者体质本为虚寒,正逢寒水太过之运气,该病夏秋交际而得,夏季为里虚表开之时,秋季为肃降之刻,人体处于一个阴阳循环的阶段!

而这段时间,最易为寒所中。

如此一来,诊断自然明了了。

患者应该为太阳伤寒,兼有里虚!

该患者虽然得病虽然短浅,但是显然根有一年有余,绝对不是最近才有的。

陈南忽然问了句:“你去年冬天是不是有过重感冒?”

阮琴顿时瞪大眼睛:“你怎么知道?”

“我去年冬天正好拍一部戏,穿的很少,当时冻坏了,回去以后就得了重感冒了,休息一个月都没有好!”

陈南笑了笑,现在一切都明了了。

阮琴显然所伤为当年之寒气,该隐伏之寒邪不除,病必不愈。

如何拟方呢?

陈南稍微思考片刻之后,就有了打算。

既然属于太阳伤寒,张仲景老人家的领域,那自然用人家的经方派是最合适的了。

主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!

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甩以开太阳,温少阴,散寒气!

然后,合入桂枝汤以调和营卫,充养气血。

再次,佐以干姜、党参温煦中焦。

如此一来,全方内外合参,标本兼治。

要知道,附子、干姜、桂枝、细辛等纯阳药品合用,从少阴直驱太阳,势同接力,扫荡寒邪最速。

想清楚之后,陈南直接拿起笔就开始开药了。

药味并不多。

而且陈南仅仅开了三副药。

毕竟是表证,要用峻猛之药,但却要以快速之势,三天,扫荡寒邪!

恍然之间,陈南内心竟然产生一种古代将军的感觉,指派三军,挥斥方遒,布兵排阵,信手捏来,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豪气!

果然,当医生的快乐和成就感,不足与外人道也。

哈哈哈!

说实话,攻克一个疑难杂症,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。

说完,陈南在对方的本子上,写了诊断和治疗。

“诊断:太阳伤寒,兼有里虚。”

治则该怎么写呢?

陈南稍微犹豫,写到:“脏邪还腑,阴病出阳。”

没多久,药方开好了,陈南递给阮琴:“给,三副药。”

阮琴接过药方一看,顿时愣住了。

“这么几味药吗?”

“三副药……能行吗?”

陈南笑了笑:“可以,相信我。”

“不过……有几件事儿,我得叮嘱你一下。”

“在吃这三副药之间,此为正邪交争之关键,切勿服用抗过敏药或涂抹含有激素成分的药膏。

你只需服用所开药方,日进两剂,服药后喝粥覆被发汗,汗出后病情必然大减。”

阮琴看着陈南信心满满的样子,反倒是有些没底了。

这……

自己找了多少专家啊?

院士都找过……可是也没有一个敢这么说大话的。

这陈南真的行吗?

阮琴站起身子,对着陈南点头一笑:“麻烦陈医生了!”

陈南摆手:“没事儿,有事情随时保持联系。”

阮琴很快离开了。

阮勇毅进来看着陈南,笑了笑:“麻烦你了,小陈。”

陈南摆了摆手:“小事儿,阮主任客气了。”

阮勇毅问了句:“怎么样,严重吗?”

陈南笑了笑:“还好,三天以后回来复诊一下,还得吃药,不过这三副药应该能会有很大的改善。”

阮勇毅竖起大拇指:“哎,我这学艺不精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