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:入的杏林院,方扣大师门!(第2/7页)

这一番姿态,摆的很低!

或者说是……孙忠书眼里,他和陈南,平等相交。

虽然说孙忠书没有回答或者反击曲跃飞的话,但是这一番姿态,就是在告诉曲跃飞一个道理,你真的不配!

陈南连忙握手:“孙教授,您好,我听过您的课,很有深度。”

孙忠书点头一笑:“回头再说。”

曲跃飞没想到,这一次来到晋省,丢了这么大的面子。

他好赖也是全国名中医呢!

“全国名中医”不是一个形容词,而是一个称号。

中医国内的荣誉称号比较有分量的就那么几个:

国医大师。

全国名中医。

全国全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。

省级名中医。

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。

……

这些都算是比较有分量的。

人很多时候,会认不清自己,特别是当身处一个德不配位的位置时候,会容易膨胀。

曲跃飞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。

“孙教授,我很尊重你。”

“但是,并不代表我认可你的观点。”

“我不认为一个如此年轻的人,有妄谈大师的资本。”

“您也是老中医了,你应该知道这一步有多难!”

这个时候,杨亚萍也走了过来,他看见孙忠书之后,有些疑惑,而一旁的王克连忙介绍。

杨亚萍听完之后,顿时瞪大眼睛:“您好,孙教授,感谢您的到来……”

“希望可以邀请您帮贺兰看看。”

“您放心,诊金一分都不会少的。”

杨亚萍显然没有想到,在这里能碰见中医世家的人,内心也是多有兴奋。

她圈子本身就比普通人要深,自然很清楚那些中医世家背后的底蕴和积累。

孙忠书闻声点头,没有拒绝:“可以。”

“但是,这一次诊断,还是要以陈南为主。”

“我会提一些建议。”

“钱就不用了。”

杨亚萍点头:“好,贺兰正好还没有吃饭……”

说话间,杨亚萍带着孙忠书去了病房,不过……临行前,孙忠书还是好奇的看了一眼孙沐,他很想知道,陈南跟他说了一句什么样的话,让他激动半天。

而此时……

因为孙忠书的参与,四个人的关系有些僵持。

而曲跃飞对于陈南的愤怒,也提升了一个等级。

【叮!恭喜您,曲跃飞对您的愤怒提升,差评等级提升至:高级。】

【温馨提示,拿到所有人认可的治疗方案,可获得系统奖励。】

陈南冷笑一声。

这个曲跃飞,真的是……欺软怕硬,看见孙忠书怂的跟啥一样,而且对方的话,反倒是让他对自己增加了几分嫉恨。

这种人,能成大器?

陈南没有理会。

说话间,陈南回到办公室内,开始开方。

而王克至始至终都没有动笔,他觉得自己开方没有必要,等到一会儿陈南开出来了,自己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,然后完善处方。

孙沐也没有开方,而是跟在陈南身后,认真的看着陈南开方。

而刚才陈南的那一番话,在他心头,如同一把尖刀,刺破了原本封闭很久的桎梏。

这一次,他有了很大的感悟。

专方治专病,合方治疑难。

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十个字。

但是能启发人的地方太多了。

所谓专方治专病,说的是经方,也就是伤寒论中的方子,被称为经方,也叫专方。

众所周知,经方是治病的基础方,作用特点是针对性强,根据病证表现特点而选用经方则是治病的切入。

而所谓的察变。

是要精准的把握到病机的变化,让后给予精准的治疗方案。

这一步很难,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。

甚至,想要察觉到病机的出入变化,都是难事。

但是,伤寒论本身就是一步对病机出入变化深入探讨和研究的书籍,后世医家之所以无比推崇此书,就是因为伤寒论成为了大家察变和捕捉病机变化的线索。

而很多大师,就是通过分析伤寒论探讨变证而寻找到的机会。

而所谓的合方治疑难,就是这个道理!

孙沐现在能力有限,很难精准把握到变化,但是对于一些明显的变化还是能诊断和察觉到的。

他的不足就在于这里。

想要治疗疑难杂症,找不到下手点。

而陈南的一语,道破了他的困惑。

如果很难寻找到细微变化,但是可以寻找整体病机的走向。

而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设每一个方都有其治病的针对性,方药针对性越强,治疗效果就越专。

凡是针对性强的方药,其治疗作用相对比较单一,选择作用比较单一的方药去辨治复杂多变的病证必有其局限性,这就凸显经方合方应用的重要性与迫切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