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:怀孕(第3/9页)

陈南现在临床能力还可以,但是仅限于此,面对一些棘手的患者,陈南也是有些捉襟见肘。

方剂学作为中医临床诊疗疾病的治疗手段,陈南也越来越意识到了不足!

必须要抓紧时间提升了。

原本还期待着那礞石滚痰汤治疗患者之后,能立马收到奖励。

可是晋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这边迟迟没有打来电话。

毕竟,患者是一个间断发作的情况,想要立马证明有效,也依然需要时间。

陈南不得不寻找其他机会。

而平时,也加强了对于自己的学习。

曾经老爷子的那些书,也被陈南再次翻开细细品悟起来。

这样的学习,虽然也能看到进步,但是……还是比较慢的。

这几天。

陈南的工作,也逐渐有些不顺风顺水了。

毕竟,每天挂号人数太多。

前几次更是有一次达到了一百人。

哪怕陈南限号60人,也拦不住那么多患者啊。

只能不停的加号、加号……

其中不少还是来自外地,周围县市里面。

这些患者来一趟不容易。

错过了之后,还得等下一周了。

陈南每周只有一个门诊。

看着大家祈求的样子,陈南也是于心不忍,只能不断的加号。

但是……这样一来,陈南那天下班的时候,已经到了下午三点。

而下午,还有别的医生出门诊。

这样一来,难免就有了一些冲突。

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,陈南跟杨鸿年反应能不能多加两个门诊,这样一来,就能合理的避开高峰,让更多的患者得到诊治了。

毕竟,陈南也不可能压缩看病时间,让患者们挂号三个小时,看病三分钟吧?

单单把脉,就得需要两三分钟了,这还不带问诊呢!

有时候遇到特殊的患者,一次看不清楚,还需要等待一会儿再看。

杨鸿年得知陈南这边事情以后,也考虑了起来。

可是……

源城市人民医院本来就是西医院,中医科门诊数量有限。

而且最重要的是,科室内部在职的医生,都需要时间和经验去提高自己。

他们的时间,也不能太少了。

任何一个医院,都不能涸泽而渔,放弃了新生力量的培养。

如此一来……

他们只能找那些已经退休然后返聘回来的老主任来想办法了。

中医科返聘的专家有三四个个。

除了王厚普之后,还有秦主任,以及另外两个主任。

杨鸿年找大家开了个会以后:“这个,今天找大家来,是跟大家商讨一件事儿。”

“我们科陈南副主任呢,现在门诊人数太多了,一个门诊根本忙不过来。”

“所以,需要找大家调换一下。”

“各位都是返聘的老主任了。”

“我的意思是,空出来两个上午的门诊给小陈,大家觉得怎么样?”

此话一出,众人纷纷安静了下来。

退休返聘回来以后,薪水待遇大不如前,运气好能给了80%在职薪水,但是大多数返聘回来,拿的是60%的在职薪水。

就靠着门诊的这点收入呢!

要知道……并不是每一个退休以后的老中医都一定厉害。

都能在外面门诊挂靠随随便便月入好几万。

大多数,都是普通人。

听见杨鸿年的话之后,现场很快安静了下来。

王厚普沉思片刻之后说道:“要不,把我周二的给取消了吧!”

杨鸿年连忙摇头:“王主任,您现在退休才两年,你的门诊不能取消啊,要知道……我们现在中医科病床都收不满人,你要是取消了,中医科住院患者就太少了!”

“而且,你现在每周已经只有两个门诊了,这不合适!”

杨鸿年显然是不愿意王厚普取消的。

每个月,王厚普能给科室带来20个左右的住院患者,这是很厉害的数据了。

老秦正要说话,杨鸿年摆了摆手:“秦主任,周三上午的门诊,已经是你给出来的了,你这边再让,都没有门诊可言了!”

说完之后,杨鸿年看向另外两人:“张主任、余主任,你们……考虑考虑?”

话音刚落,两位老人都是一言不发。

杨鸿年见状,直接说道:“要不……张主任,你周二上午的门诊……给小陈?毕竟,您周二的患者也不多!”

张保善直接皱眉说道:“我病人少?”

“我病人少难道就没有原因吗?”

“现在科室都在宣传和推广陈南,挂号处根本不给分配患者,我患者能多了?”

“再说了,我这患者都是几十年的老病人了,粘性很强,我要是不出门诊了,他们去哪儿看病?”

“哎……我家孩子的病,每个月都要钱,我那点工资根本不够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