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3章 回京之路:爷爷

因为太子殿下有三天的时间斋戒,这三天的时间里,没人敢来打扰。

不过三天的时间,也足够温润他们休息过来了。

等到三天一过,太子殿下亲自祭奠了前朝晋王一脉,然后着重说了,晋王一脉在抗击外敌的时候,英勇的事迹。

倒是没说以后怎么样。

不过祭奠过后的第二天,太子殿下就亲自登门,去了五位老将军的家。

这五位,第一个都九十七了,第二位九十五,第三位九十,第四位八十八,第五位八十七,说实话,没有一个低于八十的,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这个时代,这绝对是高寿啦。

不过太子殿下没想到的是,他们不需要太子殿下,挨个去家里。

五个人,在他们经常聚会的一个大宅子里。

“这冰天雪地的,让五位老人家劳动,是孤的不是。”太子殿下十分谦逊,他听了这个事儿,就很自责:“本不想劳动他们的。”

“他们平时也住在一起,那个大宅院,是他们五个的常住之地。”太原知府笑着解释:“那里就叫老人院,院子大,伺候的人也多,每日吃喝拉撒睡都有人照顾。”

温润明白了,这不就是古代版的高级私人养老院吗?

五个人,还有个伴儿。

“其实,那里最初有十八位老人家的,后来就剩下这五位了,他们都埋在一块儿,家里去扫墓的时候,一起都要祭奠。”太原知府正色道:“每一年,都有不少人去给他们扫墓祭拜,那里埋葬的不止是他们,还有千千万万的将士们……只要能有尸首,就一定会葬在一起,说那样在地下也不寂寞,更不怕被人欺负。”

“那里……应该的。”温润点头。

很快,太子殿下就跟钦差大臣一起,去了老人院。

所谓的老人院,只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山西大院儿。

比普通百姓人家的要大一些,毕竟是很多人住的地方;比晋商那些豪宅朴素许多,既没有雕梁画栋,也没有人声鼎沸。

这个宅院不大不小,是个三进院落布局,中轴线有倒座、正房,两侧有一、二、三进院南北厢房均三间,院门位于东北角。

正房砖砌台明高一掌左右,面宽五间,进深五椽,单坡硬山顶,六檩无廊式,明间施卷棚顶抱厦,柱间有雀替,斗栱五踩双昂。

一进院北厢房山墙上还有砖雕影壁。

上面雕刻的是猛虎下山图,一般人家都雕刻的是吉祥一些的图案,比如说松鹤延年图、龟鹤献寿图之类的,可这里却是猛虎下山图。

那老虎雕刻的栩栩如生。

等到进了院子里,庭院里就站着五位老人家。

八十多岁的年纪了,这五位老人家,统一穿着一身轻便的棉服,竟然没有一个人是胖乎乎的,都是削瘦欣长的身材,虽然穿着棉袍,披着大毛衣服,可一点不显臃肿。

且双目炯炯有神。

头发胡子都白了,却看起来依然气势汹汹。

温润这样的人,看一眼都觉得胆战心惊,实在是这些人杀气太重,比王珺的杀气都重啊!

王珺对几位老将军,那是真心实意的敬佩,哪怕他身为大将军,还是先给五位老将军行了一礼。

“王珺见过前辈们。”

“温润见过五位老将军。”

夫夫俩都很有礼貌,跟来的人也全都见礼。

太子殿下拱手弯腰作揖:“见过五位爷爷。”

他倒是会顺杆子爬,一开口,也没叫老将军,也没说什么客套的卿家,直接就喊爷爷。

太子殿下今天穿的很低调,很朴素,除了头上的金冠显眼之外,披着的是一条虎皮的披风,看着威风凛凛的同时,又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,正是充满了朝气蓬勃的年纪,少年人长身玉立,站在风雪里,双眼亮亮的看着你,谁能不喜欢?

一开口就叫“爷爷”,五个老头儿顿时热泪盈眶:“不敢当,不敢当!”

“这是先帝的孙儿啊!”

“像,是有些像先帝年轻那会儿。”

“隔代亲呢。”

“好孩子……先帝的好孙儿。”

这五个老头儿,激动地不得了。

太子殿下又挨个给见礼叫人,五个老头儿赶紧还礼,嘴上说着不敢当,心里却热乎的很,拉着太子殿下就往屋里去:“外面冷,进屋说话,进屋说话。”

进了屋里头,太子殿下就让五位老人家上了火炕,他自己坐在炕延那里,阿宝公公赶紧给烧水沏茶,小猴子公公带来的食盒里头,京味的点心,摆了一炕桌。

忙活了一阵子,大家都坐好了,五个老人看了看王珺和温润,点了点头,年纪最大的俞田,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:“你们俩是一起的?”

“是。”王珺点头,这一点,他没否认的必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