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年会啊!

“哦,原来如此。”那店家让人拿了灯笼下来:“不过您猜对了灯谜,请留下两个谜面,并且告知谜底,本店也好再挂上新的灯笼。”

他这么说,一直在看温润,明显是不信温润说的话。

万一这是个同行呢?

这年头,同行是冤家啊。

这灯谜也是他请人出的,他们可没那个文采,除非是真正的读书人。

药店的人不认识温润。

温润也明白,自己一连猜了两个灯谜出来,对方有些怀疑。

温润只好提笔写了两个灯谜。

王珏趴在那里看了一眼,读了出来:“敲山震虎,威风扫地?”

那店家一愣,看温润的眼神都不对了: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

骂人不带脏字儿啊?

“这是谜底。”温润写了两个谜底,塞给了店家。

王珏看了一眼,小声的跟王瑾道:“敲山震虎的谜底是驱风散,威风扫地是虎力散。”

“都是成药。”王瑾点了点头:“比单打一药名强多了。”

陈旭也跟着点头:“的确是高明很多。”

那药店的店主赶紧点头哈腰:“多谢赐教,多谢赐教。”

温润将莲花灯,递了一个给陈旭:“你也拎着,这是药店的莲花灯,保佑你们身体健健康康。”

“谢谢老爷。”陈旭没想到,温润要了两个莲花灯,其中一盏是给他的。

“乖。”

带着人在灯市上溜达了一圈儿,还是陈旭大着胆子:“老爷,可以去书院看看吗?那里想必也有灯。”

“行啊,去看看吧。”温润看了看几个孩子,三个小少年很开心,他们是很想去书院看看。

书院哦!

其他人也挺兴奋,书院啊,这可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去的地方,温举人不带着,他们连大门都进不去。

书院的大门是打开的,一进大门就是个广场,这里也可以停靠马车,还能在这个时候,挂满灯笼。

而且都是最好看的灯笼。

另外,这里还有一些小吃摊,这是一年之中,书院唯有打开大门,欢迎人进去赏灯看花又有东西可以吃,有地方可以歇脚。

一群人进了书院的广场。

书院这边的灯笼,倒是很多,可惜看的人也多,猜的人少。

因为肚子里没多少墨水,根本看不出来那灯谜是什么意思。

温润倒是能看得出来,他相中了一个好看的八角灯,不是宫灯的样式,因为要是宫灯的话,可能就僭越了。

只是八角等也很漂亮啦。

这是一盏最漂亮的花灯。

上头写了一个灯谜,谜面也非常的文雅:汉主行间亚父亡。

没点文学功底的人根本猜不出来这是个什么玩意儿!

谜底提示只有六个字:猜一灯谜用语。

温润提笔写了四个字:增损离合。

“猜对了!”

守着灯笼的是书院里的人,这人是个少年,活泼好动,被派来守着灯笼,看着猜谜的人是温润,顿时蹦了起来:“先生出了这个题,全书院的人都没猜出来。”

“嗯。”温润抬手将灯笼摘了下来:“这个是我的了。”

“当然!”那少年又道:“按照规矩,您要留下一个灯谜的,最好是很难猜的那种,让人猜不出来。”

“可以。”温润点头。

提笔写了个谜面:欲访孟尝却未得。

谜底就是四个字:面不成文。

想了想,温润又写了一份。

谜面也很文雅,乃是:品尝杜康樽半空。

谜面提示是打一花名。

谜底就是:棣棠!

“给你两个,看谁能猜出来。”温润笑着道:“谜底也不要告诉先生们,看他们能不能猜出来。”

“好,好呀!”少年乐得一蹦三尺高。

温润留下了灯谜,拎着那八角灯:“走吧,咱们再看看热闹。”

这会儿手头有灯笼,还有买来的一些小东西,一伙人开心的看了一圈儿,最后回到了客栈,大家都累了,洗漱泡脚之后,吃了元宵,才入睡。

第二天依然是溜溜达达,温润难得放松了两天。

结果正月十七的时候,温润还想放松一下的,就被张大哥拉去了鸿升酒楼,请他们所有人去吃了一顿早饭。

“这么客气干什么?”温润被张大哥的热情给搞得有些受宠若惊。

太热情了,热情的他都要吃不消。

早点十分丰富,甚至还有太湖船点呢。

更有蟹粉小笼包,片儿川,西湖鱼羹。

“不是我客气,是我东家来了。”张大哥让大伙计安排其他人去旁边的雅间用饭,而将温润拉入了另外一个雅间。

“这位就是温举人吧?老朽有礼了。”这房间里坐了一个老者,这老者大概是有些腿脚不便,是坐在一个木质的轮椅上,腿上盖着一个轻柔温暖的厚实毯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