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正文完(第3/6页)

江珩和妹妹争宠数年。

现在妹妹搬到他媳妇的宿舍去住,他暂时占不到上风。

但江团长不慌。

因为再过几个月,他媳妇就毕业了,到时候他们小俩口每天都能过二人世界。

压根没人打扰。

到了一九八零年年底,校园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。

大四学生们都准备好笔记本,相互写毕业赠言。

每当接过笔记本,写下临别赠言时,宁荞总会想起这些年的一幕幕。

江奇曾说,时光荏苒。

记忆中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过往还历历在目,如今一转眼,她要毕业了。

年底时,柳教授对于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书籍正式出版。

医学系的学生们人手一本,发现在这书上,竟还有宁荞的名字。

当时,医学系的学生们,就已经忍不住为柳教授出声了。

谁说他们柳教授不厚道的?

大家的工作问题逐渐落实下来。

这两个月,学生们都是既期待,又担忧。毕业后的工作分配问题是头等大事,但具体的工作安排,轮不到他们讨价还价,分配到什么单位,就必须要去什么单位报到。

崔妙妙选择留校,成为辅导员,进入校办工作。

周怡被分配到劳动人事部,这是个好单位,可她仍旧心心念念着音响厂。

“音响厂真不行!”宁荞说。

“效益多高啊。”周怡叹气。

“真不行!”江果果附和。

“你知道什么呀,就真不行了。”周怡失笑,“我还想进音响厂多挣点钱呢。”

周怡盼着多挣点钱。

但是现在的她,早就已经和刚入学时不同了。当年她想挣钱,是为了让父母看看自己的本事与实力,就算要将钱全都往老家寄,她也是心甘情愿的。

然而现在,周怡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。

她想要多挣点钱,在京市扎根。

“宁荞,你呢?”

“还没收到通知。”宁荞说,“他们会不会把我给忘了?”

“还是去问问吧。”周怡说。

“好,我下午去问问。”宁荞站起来。

“现在呢?”

“果果约我去烫头发。”宁荞笑吟吟道,“你去吗?”

周怡:?

你可上点心吧!

-

文学系大四学生们的工作问题都已经敲定。

只剩下宁荞一个人。

听说现在,宁荞去教务处询问相关情况了,也不知道一会儿回来,校方会给什么样的安排。

系里的骆经纶,家境贫困,曾以几分之差被宁荞压下,痛失奖学金。那会儿,其实成绩刚出来时,宁荞是落下骆经纶几分的,可她发现批卷有误,提出重新批改试卷,折腾了许久,校方才帮她把成绩改过来。在那段时间,骆经纶逢人就要抱怨几句,说宁荞家里根本不差钱,何必跟他争抢名额?

后来,骆经纶致力于和教授打好关系,好不容易如今得到教授的推荐,被分配到报社工作,算是争了口气。

他自己被分配到一份好工作,就开始等着看宁荞的笑话。

这两年,宁荞成天往柳教授办公室跑,说是做牛做马都不夸张,最后得到什么好处了?

临别之前,大家找了个教室,交换离别赠言。

骆经纶坐在教室等着,对身边同学说道:“估计是一不小心把她落下了,毕竟她没有拿到教授的推荐名额。”

“那她就没工作了?”

“不至于,工作人人都有份。”骆经纶说,“只是最后才安排她的工作,说不定是给她随便塞到一个偏远城市的单位去。”

“太亏了。”那同学感慨道,“怎么说都是优秀毕业生,居然沦落到这样的境地。”

骆经纶笑了一声,不觉得唏嘘。

多解气啊。

然而,就在骆经纶等着宁荞垂头丧气地回来时,教室里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

大家听见脚步声,望向教室外。

宁荞换新发型了。

她将头发剪到齐肩的长度,发尾微微卷起,时髦又俏丽。

她看着并不沮丧,相反,刚进教室,被女同学问起烫发的事,用手托了托自己卷翘的发尾,笑得眼睛弯弯的。

有些人,只要一出现在人群中,就会成为焦点。

这三年多的时间里,宁荞始终是这样的焦点。

“宁荞,你的工作问题,学校有什么答复吗?”有人问。

“已经收到通知了。”宁荞说,“刚定下来的,进一间研究所工作。”

骆经纶不信。

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,还逞强嘴硬?

他站起来,问道:“什么研究所?”

“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。”宁荞说。

“没听过。”骆经纶嗤笑一声。

这时,一道中年女声由教室外传来。

“你们没听过很正常。这是国家科委批准建立的研究机构,今年刚批下来,全国第一所,同样是唯一一所全国性的学术研究机构,宁荞同学将成为机构里的研究员之一。”柳教授走上前,“宁荞,这段时间太忙了,一直没时间喊你过来,我这会儿是特地来给你写临别赠言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