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(第4/5页)

杳杳被拐时是两岁多,如今已经三岁多了,这么小的年纪,虽不像小婴儿时期那样一天一个样,但变化同样很大。

过年期间,宁荞和江珩带着礼物去福利院探望孩子们。

见到他俩,小朋友们都围上前,兴奋得像小麻雀一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。

“杳杳过来。”宁荞朝着她招招手。

小团子走上前,歪着脑袋:“姐姐,今天给我变什么魔术哇?”

“今天没有魔术哦。”宁荞说。

“那叔叔可以变魔术吗?”杳杳奶声问。

院长在边上听得笑出声。

她告诉杳杳,宁荞和江珩是俩口子,一个喊姐姐,一个喊叔叔,辈分就乱了。

江珩在心底赞同院长的话。

就是。

小朋友听不明白,眨巴着眼睛思考院长的话。

宁荞被院长带到一旁去。

“这段时间,杳杳的性子变了很多,愿意说话了,也会主动表现自己。”院长说,“但前几天,出了一件事。”

看着院长凝重的神情,宁荞立马问道:“什么事?”

“前几天,有一对夫妻来到我们福利院,想要收养一个小孩。”

“他们是想要收养杳杳吗?”

院长点点头,说起前些日子发生的事。

那天来到福利院的夫妻俩,五十出头的年纪,俩口子都是知识分子,谈吐得体有礼。他们的儿子,在前几年因病去世,白发人送黑发人,夫妻俩差点没缓过来,很长一段时间,都沉浸在悲痛中。亲戚朋友们见他们迟迟走不出阴霾,就建议他们,来福利院看看,领养一个孩子。

这对夫妻一到福利院,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杳杳。杳杳的小脸软软糯糯,说话时奶声奶气,还很懂礼貌,他俩一看就喜欢,商量着想要接她回家。

但是杳杳没同意,一改平日里的乖巧,哭得很厉害。

院长只能让这对夫妻先回去,自己给孩子做思想工作。

“住在福利院,到底不比住在家里。”

“宁荞同志,如果可以的话,你还是劝劝杳杳吧。”

“这对夫妻看起来是值得信任的,两个人都是教师,孩子跟着他们,生活条件能优渥许多,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。”

“或者,你也不用劝,先帮我了解一下孩子的真实想法。到时候我再想办法,和她讲讲道理,福利院的孩子比有父母的孩子要成熟一些,杳杳应该能听进去。”

宁荞沉默了一会儿:“他们不会像范振国和他爱人那样,没过多久就把杳杳送回来吗?”

“应该不会。”院长说,“我也没法打包票,但咱们现在几乎不可能找到杳杳的亲生父母,眼看着有一对合适的养父母,愿意收养她……”

对于这件事,院长是很为难的。

作为院长,她得负起责任,一方面希望孩子们能被接走,过上更好的生活,而另一方面,却担心对方家庭不靠谱,会让孩子们受委屈。像后者这样的情况,并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,可他们总不能因噎废食。

宁荞回来时,江珩正被小朋友们缠着。

小朋友们围着江团长,希望他能多说一些战场上的惊险故事。

江珩不擅长说故事。

对于“惊险”的理解,他和这些小不点们不一样,一开口,差点要吓到他们。

几个孩子吓得嘴角下弯。

让叔叔说战场上的故事,可这些战场上的故事,怎么这么血腥可怕呢!

杳杳缩成一团,两只手手抱着自己的小短腿,下巴抵在膝盖上,想听又不敢听。

宁荞不悦地斜了江团长一眼。

江团长不出声了。

是他们自己要听的。

他可太冤了!

一个大孩子见状,解释道:“这有什么好怕的?电影里的战争场面,也是这样的!”

“电影是什么?”

“电影好看吗?”

这大孩子父母双亡,但来到福利院之前,是见过世面的。

他很骄傲地解释着什么是电影。

电影分为两种,有露天电影,也有在电影院里放的电影,演员在荧幕上说话表演,演绎情节。

杳杳听得目不转睛。

“演员是什么?”

“电影厂的演员,长得可好看了!”

这时,宁荞和江珩对视,两个人豁然开朗。

杳杳对她亲生母亲的印象,与电视有关。

她说,很大很大的电视。

所有人都在想,那是因为杳杳家里有电视。

可现在,宁荞忽然意识到,也许杳杳说的大电视,是电影。

她的妈妈,兴许是演员,或者是在电影厂,从事电影方面的工作。

将这样的范围缩小,要想找到杳杳的亲生父母,就更有希望了。

到了晚上,江老爷子听说小俩口又跑去找公安同志了。

他嘀咕着问江果果:“他俩最近怎么总是往福利院和公安局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