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(第2/4页)

身后的江老爷子:……

小俩口打情骂俏,怎么还带上他一个老人家了?

-

年后,梅舒得到出国交换留学的机会。

但原剧情中男女主的羁绊还没完,在她办好手续出国之前,唐鸿锦意外入院。

在学成归国之前,这也许是他们最后一次的见面了,梅舒想去看看他。

但她并不是自己独自去的。

“我很忙的。”直到站在医院门口,宁荞还嘀咕着。

“我这不是怕自己心软吗?”梅舒说,“你就当陪我最后一次。”

这一次的见面,因宁荞在场,原男主的不舍显得格外克制隐忍。原剧情中缠绵悱恻又分分合合的情节没有发生,梅舒说不上有多么当机立断,但百般考虑之下,她还是决定放弃选择前途。爱情很美好,却也有一定的重量,她有自己的人生,实在承受不起一辈子担着成为别人影子的枷锁。

现实到底还是与原剧情不同,现实生活中的梅舒,并没有失去自我,而唐鸿锦,望着她离开的背影,双眸变得黯然。以他优柔寡断的性子,从今往后,他的心中将加上另外一份重量,梅舒成为他的遗憾,爱而不得最让人无法忘怀。

从唐鸿锦的病房出来,梅舒的心情变得轻松。

她垂着眼帘,回想这几个月与唐鸿锦的相处,一不留神,与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撞了个满怀。

宁荞都还没来得及喊住梅舒,就见梅舒将那位医生手中的资料撞得掉落在地上。

她顺手帮忙捡起,抬起眼,看见一位斯文有礼的男医生,医生边上还有几个人,都还没完全回过神。

宁荞将资料递给那位医生,梅舒连忙道歉。

“谢谢。”那位医生双手接过,目光落在宁荞的脸上,忽然问道,“你是宁老师?”

宁荞认真望着对方,半晌之后才认出来:“你是团团圆圆的爸爸吗?”

这些年,宁荞和唐清锦经常通信。原以为团团圆圆当时在海岛时还小,时间会让他们淡忘托儿班时期的老师,可没想到,即便是慢慢长大的两个孩子,仍没有遗忘宁荞。在这几年间,宁荞回娘家时,告知过唐清锦,唐清锦曾带着团团圆圆去探望她。他们上小学了,不再像幼儿时期那样怯懦,相反,越是长大,愈发童趣天真,非常可爱。

从多年来的信件以及与唐清锦见的几次面中,宁荞听说团团圆圆的父亲经历了一场手术,恢复得很好。夫妻俩本来就在药材厂工作,而后通过努力以及深造之后,都成为医生。

这虽是宁荞第一次见到团团圆圆的父亲,可她看过孩子们寄来的全家福,也曾给孩子们寄过自己的照片,因此他俩初次见面,就认出对方。

霍鸿光立马向身边的几位同志介绍:“这位是我家孩子们的托儿班老师,现在是京大的一名大学生。”

他边上一位很有书卷气的中年女同志看了宁荞一眼。

霍鸿光说道:“这位是京大医学系的柳教授。”

霍鸿光和唐清锦都成了医生,但并不在京市工作。夫妻俩经过当年坠崖的意外,劫后余生,约定好两个人再也不同时离家,当时留下的阴影,作为成人,他们能自行消化,但如果俩口子再同时出事,家里的孩子们该怎么办?

上回唐清锦来京市出差,与梅舒碰面,这一次,则轮到霍鸿光出差。

宁荞向柳教授自我介绍。

“你就是宁荞同志?”柳教授眼中流露出一丝欣赏,“我听霍医生提起过你,他说你曾经是宁老师,后来成为军区托儿所年轻的宁副园长,两个孩子能度过最艰难的那段时期,也是因为你。”

宁荞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,但受得起。

回想在海岛的时光,与托儿班里孩子们相处的一幕幕,始终是美好又充满着挑战性的体验。

短暂的谈话之后,宁荞不再打扰他们,提出要先回学校。

年轻的学生懂礼,又知分寸,等她走后,柳教授赞不绝口。

霍鸿光也没想到这么巧,来的这间医院,正好是妹夫所住的医院,更没想到的是,竟还会碰见团团圆圆的老师。平日里在家,唐母总说宁荞是他们家的恩人,虽是打趣,可霍鸿光和唐清锦打心眼里感激宁荞,确确实实将她视为恩人。毕竟当年如果不是宁荞认出昏迷不醒的唐清锦,并唤醒她,之后甚至提醒唐清锦自己兴许还活着,他们一家人,绝不会有今天的“团圆”。

“柳教授。”霍鸿光说道,“您最近不是正在研究儿童心理的理论方向问题吗?也许宁荞同学能帮得上您的忙。”

-

梅舒在离校之前,没有回老家。

不光是性子长相与苏青时相似,她的成长背景,也与苏青时有些相像。梅舒说,有关于她老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,以及自小到大成长中遇到的不公与伤害,都已经成了过去,不值一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