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(第4/6页)

宁荞揉揉她的头发:“等到放暑假,我就回来了。”

江奇说:“不知道大哥回来了没有。”

江果果如临大敌:“我得先回家,把大哥的鸡毛掸子藏好。”

“你藏什么藏?大哥又不打你。”江奇睨她一眼,“他只打我。”

“谁知道呢!”江果果小声道,“他最近心情不好。”

宁荞的唇角翘起。

他们大哥实在是太冤枉了,压根没怎么揍过弟弟妹妹,这会儿被说得喜怒无常的!

江老爷子不必像孙子孙女们这样黯然,因为他往后经常能见到孙媳妇。

他催促孩子们赶紧走,别在这儿打扰他们小嫂子,但没走几步,老爷子又折回来。

江老爷子从兜里,拿出一个信封,信封里沉甸甸的:“这个你留着。”

老爷子将信封塞进宁荞手里,说完就走。

江老爷子这腿脚实在是太利索了,简直健步如飞。

江果果差点都跟不上,在后边喊着:“爷爷,你等等我!”

-

宁荞现在在校园里,很安全,不等回宿舍,看了看信封里的东西。

老爷子给她塞了好多的糖票、肉票和布票还有厚厚的大团结。这些票和被叠得很整齐,还压了一张小纸条。老爷子在纸条上写着,京市的供销社比西城以及安城的都要大,商品种类也齐全,学业不忙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去逛逛。交朋友不能傻乎乎地吃亏,可也不好太小气,如果对方值得好好相处,可以请同学们吃糖果,糖票管够。肉票是为了让他大孙媳妇吃饱肚子,也不知道学校的食堂有没有江奇做的饭菜那么合她胃口,偶尔吃腻了食堂的饭菜,也可以换换口味,千万别饿瘦了。至于布票,京市的衣裳花样繁多,很时髦,如果看花了眼,大可以都买下来,反正他自己都是老头儿了,攒这么多布票,根本用不完。大团结就更不用说了,出门在外,多带着点钱总归有安全感,让她别省着,该花就得花。

老爷子早就已经将孙媳妇当成自家人,也不管她出门有没有带够票和钱,可劲儿往信封里塞。

宁荞的鼻尖有些发酸,忽地感觉到信封里还有重量。

她往信封里看去,是两把钥匙。

钥匙上贴着很小的字,是京市两套四合院的地址,宁荞从去过,对这地址有印象。

老爷子将这钥匙交给她,是因为她独自在外,怕她受了委屈却没个去处。

他要告诉宁荞,在京市,她同样有家。

两套四合院,还有干休所,她有三个家,想去哪儿就去哪儿!

-

江源买了明早的火车票,准备等明天早上,带着弟弟妹妹回西城。

“这就是长大的好处。”江源说,“哥和小嫂子,还有爷爷都知道我要一个人带你们回去,但没一个不放心的。”

“哥,有没有一种可能是——”江奇认真道,“他们觉得我和果果也长大了,跑不丢?”

江源:?

小屁孩的嘴真硬。

留在京市的最后一天,江老爷子还带三个孩子去了一趟自家的四合院。

这两套房子,常年不住人,布满了灰尘。

江源和江奇踏进院子里,望着他们过去的家。

其实他们俩对这曾经的家,印象不深。大哥在这里住的日子比较多,幼儿时期都在这家里度过,后来他和母亲一起跟着父亲随军,而江源和江奇,是在军区大院出生的。往后就只有每年过年时,他们会跟着父母回这里,但太久远,他们早就忘了。

等到父亲去世,母亲离开,江老爷子怕触景生情,更不愿意住在这里,房门一锁,带着孙子孙女们搬得远远的。

连二哥和三哥都对这家没印象,更别说是江果果了。

她过去从没有来过这个家,非常新奇,到处看看,摸摸柜子和抽屉,一手的灰。

打开一个柜子,里面有大哥儿时的玩具,江果果拿在手上把玩一下,忽地看见一本本子。

她伸手想拿,但江老爷子快她一步,将日记本收了起来。

年代久远,连江老爷子自己都快忘记,曾经儿子儿媳的家里,还有这么一本日记本。

当年他就住隔壁,来儿子家时,经常看见沈华琳坐在书桌前写日记,她说,每天都要记录江珩的成长与变化,等到长大之后让孩子看看。

“爷爷,那是什么?”

“没什么,没用的东西。”

江果果好奇道:“这本子真漂亮,让我看看。”

江老爷子的脸色沉下来。

江源不知道爷爷怎么了,但还是拉走妹妹。

江老爷子检查抽屉里沈华琳留下的痕迹。

孙子孙女们好不容易才放下母亲带来的伤害,他不希望他们再触及有关于她的种种。

江老爷子收好日记本,准备带回干休所。

这日记本上的内容,如今再看,必然是充满着讽刺意味的。他不会翻开,也不会让孩子们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