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(第3/6页)

一个是贺永言,另一个上了年纪,明显是他妈。

“妈,你着急忙慌地拉我出来,到底想干什么?”贺永言有些不耐烦。

“安排好了,都给你安排好了。”贺母笑容满面,伸长脖子往大院外问,一眼看见宁荞,紧接着将目光落在罗琴身上。

贺母一看见罗琴,眼睛就亮了,使劲将儿子往她跟前拽。

“相亲?”罗琴望向贺永言,“你说他?”

宁荞的嘴角抽了抽。

随即硬着头皮点点头。

罗琴和贺永言不对付,可她有教养,贺母这么热情又友善,她没好意思转身就走。

贺母将贺永言带到罗琴面前,抬眼看见自己儿子板着一张脸,伸手拍了拍他的脑门子:“给我笑。”

贺永言被冷不丁这么一拍,傻住了。

罗琴倒是因见到自己的死对头吃瘪,“噗嗤”一下笑出声。

有贺母在场主持大局,贺永言的表现不差,干巴巴地说了几句话。

宁荞见状,往后退了一步,想趁机溜走。

然而她刚一转身,贺永言和罗琴同时出声。

“你站住。”

宁荞的脊背僵住,缓缓回头,勉强露出笑容。

贺母乐了:“你俩说的话都是一样的,真有默契。”

贺永言和罗琴没开口。

宁荞把头点得跟小鸡叨米似的:“真有默契!”

-

这回过年,江源、江奇和江果果笑得合不拢嘴。

因为爷爷给他们仨塞压岁钱了,用红纸包的压岁钱,一摸就不是小数目,仨孩子嘴上说着不要,实则将口袋拉开,等着爷爷往里放。

等到给仨小孩分了红包,就轮到江珩和宁荞了。

小俩口指着自己的鼻子:“我们也有?”

对于江老爷子来说,成家的大孙子和大孙媳妇,也还是孩子。

他们嘴上说着自己的负担不重,其实一家子吃饭穿衣上学都得花钱,这开销,让他俩担着,江老爷子实在是不放心。因此,老爷子给江珩和宁荞包的红包,可厚实了。

宁荞没好意思收,倒是江珩直接接过来,连自己的份,一起递给她。

他知道,收下这笔钱,反倒能让爷爷安心。

江老爷子在海岛军区大院住着的这些天,宁荞收到安城寄来的信。

这信是她娘家寄来的,她看完信,信封里还掉出一张照片。

“这是什么?”

“全家福吗?”

“哇!小嫂子,你侄子好可爱!”

这是一张全家福,宁阳和焦春雨站在后面,宁致平和常芳泽坐在前面,常芳泽怀里还抱着孙子,除了小孩第一次见到照相机吓得嘴角下弯,其他人脸上都带着温暖的笑容。

一家子人的注意力,都被宁阳和焦春雨的儿子吸引。

小家伙已经七八个月大,能在奶奶的怀里坐稳,小脸肉嘟嘟的,圆溜溜的眼睛特别明亮。

江果果说,她在家属院见过这么多的小孩,就属小嫂子的侄子长得最好玩。

“小嫂子,他叫什么名字呀?”

“南南。”宁荞笑着说,“他小名叫南南。”

哥哥和嫂子在信里写,等到南南稍大一些,能跑能跳的时候,就带他来见姑姑。

毕竟姑姑这儿有漂亮的大海,和海滩上细软的沙子,到时候小不点已经会玩得不愿意回家。

江果果很期待,巴不得马上见到这小家伙。

江源和江奇对小孩儿倒是没什么兴趣,可清楚小嫂子对娘家人的想念,兄弟俩说着等南南过来,带他去赶海,抓回一堆小螃蟹,让南南见见世面。

小俩口和弟弟妹妹们聊得正欢。

忽地宁荞抬起眼,发现爷爷一直没出声,她回头看江珩,有些担心。

那天江珩与爷爷的谈话内容,宁荞是事后知道的。

大院里其他人催生,宁荞可以当作耳边风,可爷爷有这想法,她能理解,毕竟是老人家,对于他而言,多子多福的思想很难转变。

大过年的,宁荞希望大家都开开心心的。

她刚要出声,可这会儿,大院里几个军官和他们的家属在外边敲门。

大家住在同一个家属院里,彼此都很熟悉,还常有人打趣,说是大院里的邻居们其实比远房亲戚还要亲。

每当过年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会互相串门拜年,倒也不会提太重的礼,都是从老家带来的一些特产。

宁荞和江珩起身招呼大家。

客人们坐下之后,就开始唠起家长里短。

起初还很和谐,但当一个婶子瞄见桌上宁家寄来的全家福之后,就聊到南南身上,而后越聊越歪。

好些个人又对老爷子提起催小俩口生个孩子的事,说是他也能早点当太爷爷,享享清福。

宁荞和江珩对视,一脸无奈。

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。

“工作再忙,也得生孩子呀,我闺女单位的书记,以前工作也忙,家里还不是孩子一大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