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(第2/3页)

“好香。”宁荞眼睛一亮,吃得有滋有味,笑吟吟道,“我妈平时也会给我买来当零嘴,但是没您这个有嚼劲。”

大娘原本还怕她嫌弃,这会儿立刻乐呵道:“买来的肯定不一样,我们这都是晒起来给自己家里人吃的,挑的好红薯,特别甜,晒了不少时间,每天都在太阳底下翻面呢。”

“喜欢吃就多吃点,别跟我客气。我们大院里都是这样,不管谁家回去探亲,回来都得带一堆吃的来分。”

不一会儿工夫,宁荞的手上又被塞了好几根红薯干,大娘还热情地将一整个袋子放下。

“尽管吃,吃完了我那里还有。”

“小江媳妇,这是我自己包的饺子,你们晚上下一盘尝尝。”另一个婶子说着,将盘子递给宁荞,指了指不远处,“我叫王秀兰,就住那屋,是陶永寿的媳妇。”

“谢谢秀兰姐。”宁荞捧着盘子,“这太多了。”

“家里这么多人,孩子们个个都在长身体,我还怕不够吃呢。”王秀兰笑容满面,“你们家小源特别挑嘴,我教你调个蘸料,特别香。”

小姑娘的笑容甜甜的,又大大方方,一帮婶子们看着就喜欢,七嘴八舌地说着,恨不能将自己下厨多年的心得通通传授给她。

婶子们会过日子,研究的是怎么用最省的油,做出最美味的饭菜。宁荞听得捧场,只差拿笔记下来。

慢慢地,婶子们发现一些端倪。

她看起来,是真的不懂得怎么下厨。

“你不会做饭?”

宁荞腼腆地摇摇头。

“不会做饭?那你们今天晚上吃什么?”

“得学一学,没听说过结婚之后还整天吃食堂的。”

“家里男人和孩子们回来,就盼着吃一口热乎饭,食堂里的饭菜再好,吃多照样会腻,你得变出点新花样。”

“做饭就是这么回事,烧个几天,很快就会了。”

婶子们也是觉得小姑娘怪可怜的,刚进门,就得照顾这么多孩子,孩子们顽劣,连他们大哥的管教都不服,更别说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嫂子。将来的日子不好过,多多提点她,也算是帮她尽早适应新身份。

她们这边还在劝,门外,“啪嗒啪嗒”的奔跑声传来。

江果果手上拎着一刀肉:“小嫂子,最好的五花肉!”

“二哥和三哥也在路上了,带了好多海鲜呢。我再去摘椰子,等大哥买到老母鸡,就可以炖鸡汤了。”

在海岛,海鲜是最不稀缺的。

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,因此海滩上鲜活的海鲜并不抢手。

但这么一大刀肉和老母鸡就不一样了,即便是津贴不低的军人家庭也不可能敞开了吃,大家都是苦过来的,得精打细算。

婶子们在心底感慨,江营长带着三个小的,是真不会过日子。幸亏,家里终于多了个女主人。

“小江媳妇,你刚才还说自己不会做饭。”刚才一直没出声的中年女同志笑了笑,“不会做饭,买什么老母鸡和猪肉?”

这女同志叫刘丽薇,是大院里钱副团长的媳妇,出了名的好为人师。

她刚才就觉得奇怪,自己当年也是城里来的,就算是城里姑娘,在家也不可能什么活儿都不干。

新媳妇故意装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样子,娇气给谁看?

“你看,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大家都是一个大院子里住着的,还是得实在一点。”刘丽薇意味深长道。

“不是嫂子做。”江果果严肃道,“是我们做!”

刘丽薇蹙眉。

这小丫头最招人烦了。

大院婶子们面面相觑。

真的假的?

骆书兰饶有兴致地看江果果下意识的反应。

还从没见她过这么护着谁呢。

小丫头瞅刘丽薇,学着她意味深长的语气,原话奉还:“你一边笑,一边说讨厌的话。你看,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”

宁荞惊讶于老四转得很快的脑袋瓜子。

九岁的小刺头,在原剧情中同样是大杀四方,见谁呛谁。

她天不怕地不怕,讨着过便宜,也吃过亏。

刘丽薇被江果果一怼,脸色难看了点,斥责道:“大人说话,小孩子插什么嘴?”

其他婶子们知道副团长媳妇的脾气,忙打圆场。

“好了好了,跟小孩儿计较什么。”

“都少说两句。”

“咱们先回去吧,小江媳妇刚进门,我看客厅里的衣服都还没整理,要忙一阵。”

刘丽薇的面子挂不住,憋着怒意。

骆书兰息事宁人,哄着江果果赶紧进屋:“孩子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
可人家还要去摘椰子的。

她伸长脖子:“我就是这个意思!”

刘丽薇气不打一处来。

转头一看,她嫂子始终站边上没出声,一看就是个怕事的。

她睨宁荞一眼,随即对江果果说:“我闺女在家要是敢这样说话,会被我教训的。现在你大哥新媳妇进门了,长嫂如母,得好好教教你们。要不然将来出门在外,别人要笑话你们没教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