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爱无疆(第2/3页)

江枫也没有耽搁时间,直接查看起了苏爷爷的资料,结果越看越佩服,老爷子的思想觉悟真的超过了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。

而且,老爷子资助的贫困学生都不是盲目资助的,他教了三四十年的书,学生是否用心读书,只需要接触几次,他就能够看得透透的。

因此,老爷子资助的都是那种能够奋发图强读书的学子,这么多年来他一共资助了88位贫困学子,最早接受老爷子资助的学子,孩子都十多岁了。

江枫耗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,把这88位受助者资料看了一遍,发现老爷子确实是目光如炬,资助的学子都是懂得感恩的人,而不是那些白眼狼。

在看完这些受助者的资料后,江枫心中有了个想法,匆匆吃过晚饭,便开始行动。

……

闽省C市安县某大院。

武平湖吃完饭后,便雷打不动的到书房练字,他的妻子则跟大院的其他妇女一起出门散步,至于读初中的闺女住校,一个星期回来一次。

武平湖是水木大学毕业的高材生,今年才40岁便是安县的二把手,这对于贫困家庭出身的他来说,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。

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……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

把伟人最出名的《沁园春·雪》畅快淋漓的写了一遍后,武平湖刚搁笔喝了口茶,他放在桌上的手机便响了起来。

武平湖瞥了一眼,发现是来自桂省的陌生电话,虽然这种陌生电话十有八九都是骚扰电话,但他想了想,还是接通电话道:“喂,你好!”

电话那边,传来了一个年轻的男声:“你好,请问你是武平湖吗?”

武平湖停顿了一下:“我是武平湖,请问有什么事吗?”

年轻男声道:“武先生,你还记得曾经资助过你的那位苏老师吗?”

武平湖闻言激动道:“你是谁?你认识苏老师?他老人家身体还好吗?”

年轻男声道:“我姓江,是苏老师孙子的大学同学,我今天打电话给你,是想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,苏老师前不久中风了,经过抢救之后,现在只有脑子还算清醒,但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了。”

武平湖失声道:“怎么会这样?”

这一刻,武平湖心如刀割。

苏老师,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大恩人,当年要不是苏老师资助他读书,他早就跟哥哥姐姐们一样早早就辍学了。

想想小学都不毕业,出了社会之后能干什么?

不夸张的说,除了苦力活,什么都干不了。

苏老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资助他,一直到他高中毕业考上了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的水木大学后,才停止对他的资助。

因为考上水木大学后,光是学校与当地政府给予的奖励,就足够他读到大学毕业了。

这么多年来,武平湖最遗憾的事情,就是当初没要到苏老师的联系地址。

武平湖是02年考上水木大学的,那个时候苏老师没有手机,甚至施恩不图报的苏老师连名字都不肯告诉他,更别说是联系地址了。

大学毕业出来参加工作后,武平湖也动过找苏老师的心思,想报答他老人家当年对他的无私帮助。但一来工作比较忙,二来他心里也明白,苏老师既然不愿意告诉他名字,就代表他老人家不希望他报答。

或许,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,带领那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,让所有孩子都有书读,读得起书,才是对苏老师最好的报答。

这些年来,他兢兢业业,一心为民,工作也算是颇见成效,他甚至已经想好了,等再做出一些亮眼的成绩来,就可以着手寻找苏老师了。

等见到苏老师,就可以好好的向他老人家汇报一下他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,相信苏老师知道后会很开心的。

可万万没有想到,时隔二十一年再次得到苏老师的消息,却是这种让他难以接受的坏消息。

“江同学,麻烦你告诉我苏老师现在在哪里?”

“武先生,这事先不急,这么多年来苏老师不止资助你一个人,我建了一个微信群,打算把苏老师曾经资助过的学生都加进来,然后统一说这个事情。”

“那我先加你微信,你把我拉进群。”

“好的,我手机微信同号。”

“嗯,那就先这样,我加你,你抓紧时间给其他人打电话吧!”

……

鄂省某985高校。

身为大学讲师的唐秋生正聚精会神的写着论文。

忽然,搁在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,唐秋生瞥了一眼,见是来自桂省的陌生电话,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,他写论文的时候,是最讨厌别人打扰的,尤其是这种疑似骚扰电话的陌生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