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上卷完(第2/3页)

做点什么,做点什么让她留下来,封暄,别他妈像个楞小子,做点什么!求你了!

“是我错,司绒,”封暄抱住司绒,血气在胸腔翻滚,“别走,司绒,别走。”

扎扎实实的三个字,偏偏现在才来。

司绒的口鼻埋在他胸口,半笑:“殿下,自重。”

封暄被这态度刺到了,他不应,空出来的手罩着她的后腰,在被她推开的时候把住了距离,而司绒贴着他的手掌转身,头也没回地往外走。

封暄两步就追上了她,想要把她的手腕拉起来,瞬间被挥开。

她蓦地转身,手臂上缠着的软鞭鞭柄抵在了他胸口,眼里燃着火:“你别再跟着我。”

封暄不动,任由那鞭柄抵着他,他的态度也很坚决:“留在北昭,你想怎么样都可以。”

风雪扑得司绒鼻子泛红,封暄立马褪下自己的外衫,在他动作的时候,司绒拔步往外跑起来,难过也难过了,心底也塌了一块,她不想愤怒不想哭,更不想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,她就想体体面面地抽身走人。

“司绒!”

封暄刚一声喊出。

不远处的园子大门缓缓拉开,紧接着从那道窄缝里出现一道纤细人影,身旁有人撑着把素色油纸伞,那人影在白茫茫的视野里渐渐清晰,封暄皱起了眉。

“这大冷的天,站在门外作什么?”来人是皇后,她披着素白大氅,步伐不似平时缓慢而闲适,带着利落的气势。

“花姑姑,给公主披件衣裳,”皇后朝司绒招手,“司绒,过来本宫这里,你风寒才愈,别在雪里站。”

“本宫接到战报,雨东河有哨探出没,阿悍尔战事将起,”花姑姑给司绒披了大氅,戴上兜帽,皇后轻柔地给她系上带子,把手炉递过去给她,“回去吧孩子,你挂念家乡,赤睦大汗也同样挂念你。北昭是阿悍尔的伙伴,是一同抗敌的盟友,本宫不会让任何人绊住你的脚步。”

皇后身后站着一队人,那都是纪家的旧部,在天诚三十年之后为封暄打磨班底,如今这些东宫近卫,都是这些老家伙们练出来的,他们站在这儿,就是对东宫近卫,对封暄的震慑。

那意思就是:小子还嫩着。

司绒鼻子酸涩,长辈特有的包容和关怀,让她有想要依靠和大哭的冲动,皇后将她轻轻搂在怀里,氅衣太厚,她只能揉一揉司绒的后心,像哄孩子。

这动作和封暄常做的一样,司绒眼里的泪蓄不住,死死地咬着唇,把那呜咽声压在喉咙里,两行泪潺潺地落,渗入皇后的氅衣。

司绒终究还是走了。

封暄手里的外衫滑落在地,她甚至没有回头看他一眼。

皇后往他淡淡瞥一眼,转头朝人吩咐:“一,把禁军和皇城司的调动手符给本宫撤了,明日午时之前,谁也不准调兵;二,江夏派一队人,护送阿悍尔使者回程;三,回镜园,立即,此刻!”

三段话有条不紊地落下来,彻底封死了太子的路。

九山想起了营里前辈们曾说过的话,“皇后最可惜的,就是做了皇后。”

皇后推开伞,走到封暄跟前:“不要想着瞒过你娘,你玩过的手段,都是我玩剩下的。”

*

子夜时分,龙栖山雪更大,寒夜中只能看到一条苍冷的山脉棱线,狂风卷着碎雪拍入室内,把一帘已经枯萎的紫色小花吹得零落一地。

封暄坐在小榻边,手肘撑着膝,右鬓迎风,沾了薄薄的一层雪粒。

他手里躺着三颗糖,指腹还在发烫,脑海里司绒埋首闷哭的身影,和她离开的背影重复地出现。

他没有对皇后的安排有半句废话,这异常的沉默下催出了另一个封暄,另一个趋近于疯狂的封暄。

皇后吩咐好所有事,推门入内时被风雪迷了眼,抬头就看到那捧枯萎的花。

“你要让她走。”

“她不回来怎么办?”

“你就这点本事吗?封暄。”皇后找了把剪子,把那些枯萎的紫藤花绞了,关上窗,“明年的春天,紫鸢花还会再开,若你舍不得剪掉无用的枯藤,只会拖住它再次开放的生机。”

封暄没有说话,眉毛和鬓发的雪化了,湿意把他的眉眼濡得浓烈,那里头盛的情绪也浓烈。

“隔在你们中间的,不是阿悍尔和北昭,是你不会爱,光会要是不行的,封家给了你掠夺的本领,没有给你守护的本事,你要自己学会。”

第一个雪夜很漫长,但对封暄来说,这不会是第一个漫长难熬的夜晚。

*

第二日,封暄表现得异常平静。

阿悍尔的车马队离开京城时,他迎着冷风,走入拙政堂的金钉朱漆大门。

朝臣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,一如往常的热烈,封暄还能在讨论到榷署职能的扩展和署官人选时,冷静地做出决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