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就亲这一下(第2/4页)

“嗯……”司绒仔细地看卷轴,手指头在柔软的纸面上轻轻滑,“就按这图纸,是哪位大师画的,当赏。”

“赏什么?”封暄靠在了桌沿,扭头问。

“黄金百两。”司绒还在专注地看图纸,随口一答。

“不够。”封暄摇头。

“嗯?”司绒把卷轴卷起来,“这赏都不够,贪心了。”

“是贪心。”封暄承认。

“啊,”司绒直起身来,“不会是国手纪从心吧,听说纪从心一幅画值得千金呢。”

“不是,”封暄慢悠悠应,“他姓封。”

司绒手一顿,侧过头来,稀薄的日光就笼在她的半边脸上,把那动人的丽色笼成了令人微醺的神采:“那,黄金百两,确实是委屈了。”

封暄千杯不醉,也要为这神采感到心旌摇荡了,他合住了司绒的双颊:“赏孤一个阿悍尔公主吧。”

*

九山把书卷图纸撤下去,重新上了茶。

司绒转回了之前的话题:“山南的战报传来了?”

封暄尝了甜头,也尝了她嘴里的药茶味儿,自觉地剥松子儿,颔首说:“消息昨日半夜到了,兵部和枢密院都主张增派兵力,把海寇一举打退到外海,山南十二城总领钱谦还提议填海造陆,以众星拱月之势拱卫陆地。”

填海造陆。司绒一惊,这可是项大工程,填进去的人力物力庞大,或许要数十年、上百年才能看到回报。

她看封暄说起此事语气淡漠,试探地说:“但?”

封暄说:“父皇病中听政,闻言直道此做法逆天而行,将给北昭国祚带来重创,把钱谦批得狗血淋头,满朝的人顾及圣体,不敢再言。”

“山南战事也没商议出个结果?”

“调兵需虎符。”

这就明白了,谁也不敢逼重病的皇帝交出虎符,若是因此把皇帝气出个好歹,一顶戕害帝王的帽子扣下来,谁也担不起。

话又绕回去,司绒淡声说:“殿下受虎符之困久矣,‘尖刀’在手,调兵不是问题,只要把‘尖刀’配在破云军手里,同样能发挥它的作用。”

所以他昨夜连夜派了五千绥云军精锐往南,这事除了朱垓与九山,谁也不知道。

封暄侧额看她:“公主步步深入,把孤摸得这样透彻,孤更不敢放你走了。”

她对上封暄幽沉的目光,温声说:“殿下有一天也会把尖刀捅进司绒心口吗?”

“不会,”他回应的速度和语气一样笃定,“你会是孤的太子妃。”

司绒半笑不笑地说:“还不是呢,殿下别给我套身份,司绒是阿悍尔公主,殿下往阿悍尔用这把尖刀,和捅在我心口没有区别。”

封暄唇线抿着:“孤有分寸。”

随后说道:“你对山南的消息收得比朝廷专用的信马道还要快,了不起。”

司绒笑:“山南有消息传来,我会第一时间告知殿下。”

“你们书信往来频繁。”

“殿下既然说我站得高,看得远,不频繁也跟不上局势变化。”

封暄视线移开,这两句话显得他沉不住气,闷声道:“你们用什么传信,能将消息传得这样快?”

“殿下猜啊。”

“走陆路逃不了朝廷的眼睛。山南的水道交错复杂,往北是逆流,也无法走。所以,你们应有传信的猎隼,或者……走外海海道再由港口快马送入京城。”

“殿下聪明。”

话音刚落,稚山与易星一前一后地进亭子来,他带来了鹰礼国书,封暄打开看过一眼后又装回了匣子里,两人一商议,此事不能由太子在拙政堂提起,由大伽正出面以国礼呈交最为正式。

小崽便抱着匣子又回了云顶山庄。

司绒看着那高个儿的木讷青年,说:“殿下不用拨人给我。”

“孤送你的是一把可以认主的刀,他比不上稚山锋利,胜在速度够快,且熟记京里京外明暗哨点,”封暄抬手止住她开口的势头,用一句话堵住了她,“李迷笛没死,你身边多个人就是多重保障。”

“没死?”

司绒手里的茶盏一晃,水面顷刻波荡动摇,热茶从杯里荡出来,泼上了她的手指。

“拿冰来。”封暄朝外吩咐,迅速地取了杯子,拿帕子吸干茶水,把她的手指头放在唇边吹气。

司绒懵怔着,要抽回手:“就一点儿烫。”

九山取了一碗冰来,封暄一言不发,拿帕子包了冰敷在她烫红的地方。

冰块儿被帕子裹着,坚硬的触感带来跨越一整个春夏的冰寒,贴在她左手食指上,帕子被封暄握在手里,在烫红的地方来回滚动,司绒看着他手背浮起的青筋,指头薄薄地沾了一层湿。

他很专注,在上一刻可以在正事上和她唇枪舌战,下一刻也可以为了她烫手而妥帖照料。

他已经不再掩饰这种时而张戾,时而柔软的情意,在角色的转变里他更加果决而坚定,并且可以从中挖掘无限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