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 一击必亡(三合一)(第2/6页)

“国家安危之际,尚且应当动用上下一切,倾其所有保家卫国,何况如今就有着现成的军费在眼前。”

户部尚书躬下了身去:“此番对战,大徽绝不应当退让!”

满殿的安静里,便显得他的话格外地有力量。

在他之后,一部分的臣子,也包括了翰林院、内阁这样的纯粹的文臣,皆是缓步行出:

“还请皇上下旨,此番大徽,绝不退让!”

另有一部分人,还是想法较为保守,亦或者依旧执着地觉得该修生养兵的。

因此番昊周来袭的将士仅有两万,大概也是昊周新帝那边派遣出来的先行兵,旨在试探大徽这边的态度。

所以皇帝也没有立时就坐下了决策。

只这个年节,因昊周骤然来犯,令得陆家一门三将都未能回到京城过年,整个京城也因为战事将起,而笼罩在了阴霾底下。

年节的氛围并不浓烈,就连那日的除夕宴,也是早早地散了场。

年节过后,便是春闱。

因战事将起,底下的百姓都格外地紧张。

这样的氛围,一直到春闱开考之后,才略略消散了些许。

春闱当日,科考场外,站立着无数的紧张的学子。

春闱又叫会试,而进入会试中的人,需得要在里面待满七到九日的时间。

所以进入科考场之前,都会有着非常严苛的排查。

跟往常不同的是,坐镇本次春闱的人,是温月声。

她在考试院内端坐着,着一身青绿色的衣裙,手持碧玉佛珠,每有一个考生在通过验身之后,都会从她的面前经过。

而不知从谁人开始,每个进入考试院的举子,都会对她躬身行一礼。

他们所拜的,不只是身份尊贵的思宁郡主,更是得来不易的公平。

到齐放时,他更是长揖不起。

温月声面上并无太多的情绪,齐放在进入了考试院之前,回身往她的方向看了去。

他将女子娴静的侧脸及那双没有情绪的眼瞳,都刻印在了心底,方才缓步踏入了考试院中。

而在他身后,考试院的大门缓缓地关上。

嘎吱——

三年一次的春闱开考。

这次春闱前,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,且还连着更换了数任科举主考官,本以为参与的考生多少会受起影响。

但谁都没料到,这竟是皇帝登基之后,最为精彩的一届科举。

文章、治国、修身,兼具以上三点的人,都有不少。

而能够进入殿试的前十人,更是堪称历年之最。

甚至越过了晏陵下场科考的那一年。

晏陵的那一年,是他一人出彩,他的文章和谋略,便是放在了这一届,那也是毫无疑问的榜首。

除去了他之外的其他人,便只能称得上平庸。

而眼下这一届,却是真正的百花齐放。

其中,皇帝钦点的状元齐放,更是表现极佳,得了内阁、翰林院的一众认可。

榜眼和探花亦是文采不俗,回答有方。

他们所擅长的方向均不太一样,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,那就是同出于寒门。

齐放这个人,在孔瑞下台时,朝中的官员对他都有些许的印象。

另外的榜眼和探花,则是此前就曾参与过科考,但是屡考不中的寒门学子。

在这次绝对头名和公平的环境之下,直接杀出了重围。

一跃成为了二名、三名。

且不只是他们三个,进入殿试的另有两三人,皆是不俗。

这般情况,可以说是全然出乎许多人的意料。

但就如同那吕阁老所言,新鲜的血液进入朝堂之中,替换了从前的那些深扎在了朝堂之上的腐肉,所焕发的,也是截然不同的生机。

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

春闱结束后,在补充了些许人才,以及边疆局势已是混乱了起来,朝中势必要给出一个态度的当下。

皇帝终是下了旨令。

册封思宁郡主温月声为从二品镇军大将军,忠勇侯为正三品怀化大将军,温月声麾下的章玉麟为云麾将军,李庆元为忠武将军。

率兵十万,直接奔赴边疆战场!

旨令落下后,满军亢奋。

当日,温月声便回到了公主府,准备赶往边疆。

此番不同于抚州平乱,一去不知多久才能回来。

是以温月声将赵嬷嬷、夏至留在了府中。

她身边的周曼娘、陆红樱并着叶秋云都会同去。

姜露需得要留在京中,继续经营产业,以及做温月声的眼睛,保障了消息的传递。

同她一并的,还有晏陵。

深夜,春寒料峭,风吹拂在了人的身上,还带着些晚冬的冰寒之气。

温月声站在了静亭中,垂眸看着摇曳的池水里,闪烁着的盏盏灯火。

在她身侧,站着一身雪白衣袍的晏陵。

难得的,周围没有其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