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老师

七月种豆。

今年人力压力没那么大, 因六月才丰收了,流民又多,一点粮食便可雇得便宜的短工帮着干活。

宽裕些的人家都舍得这花费, 因人手充裕了, 地下得更多, 将来打的粮食才更多。

都算的过来这个账。

甚至有人用两袋粮食便领回了个漂亮的黄花大闺女。

但也有人笑他笨:“且等到冬天,你瞧着,我用半袋粮就能换回来一个。”

前面那人想想觉得有道理, 便后悔了,又舍不得将漂亮大姑娘还回去, 犹豫再三, 还是领回家了。

最热的暑气过去。

此时,靠典卖物品、出卖劳动力甚至出卖妻子女儿还能换取食物。更差一些的,正如叶碎金曾说的,满地里还可以寻野食。

人还不至于就饿死。

但流民的心里并不轻松。他们知道天气很快就要凉爽下来了。

凉爽之后, 紧跟着而来的就是寒冷。

到时候大地苍茫,万物萧瑟, 冬雪厚及脚踝,他们怎么办?

还能继续往前走吗?听说江南四季如春, 水稻一年三收,有吃不完的粮食。

可许多人走到这里,已经不想再继续走了。

太远了。

对从没离开过故乡的北方人来说, 江南听着很美, 可是太远了。

而且南方分裂已久, 连皇帝的手都伸不过去, 真的就安全吗?

很多人在邓州踯躅不前, 恰是因为一路穿过许多危险穷困之地后, 在邓州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全感。

要是能留在这里就好了。

但他们在这里无有恒产,也没有片瓦遮身。夏日里用草席搭的窝棚,必定挡不住冬日里的严寒。

继续走,还是留下来?

许多流民一日日都在犹豫徘徊,彷徨茫然着无法做出决定。

直到七月初,南阳、内乡、穰县三地忽然张贴告示,征召人手。

这消息一出,一下子炸了。县城城墙下搭起的棚区顿时沸腾起来。

“招啥人?”

“招兵!”

“可是要打仗了?”

“不行!二郎你别去!好男不当兵!”

“那也比饿死强!听说管饱!”

“那……咱也去看看?”

“听说也要会种地的!”

“俺!俺会种地!俺什么都能种活!”

“也要匠人!还要读书人!”

“要啥匠人?俺是木匠,有人要吗?”

“俺是泥瓦匠!”

“走,看看去!”

流落异乡艰难求生的人们蜂拥至县城。城门外的墙上,果然张了榜。

内乡县城门处,刘阿九用力敲锣。

咣——

围聚的人们被声音震得直捂耳朵。

“听好了!当兵管饭,管吃饱——”

“新兵入营,立刻就给一袋安家粮,以后每月五十文,考核录正后,每月一百文,行粮管饱,家属每月还四斗坐粮——”

“那边桌子登记——”

光是“管吃饱”一条,便已经很多人动心了。

因为许多人已经许久没有吃饱过。听到吃饱这两个字,脚底下便不由自主地往那边走。

再听到“一百文、四斗粮”,那脚步变得匆匆起来,生怕被别人抢名额。

这可是两袋粮能换一个大闺女的世道啊。

“排队!排队!”有穿青衫、挎腰刀的人维持秩序。

一排青衫,整齐统一。穿青衫的人,俱都面色红润,身体强健。一看就是吃得饱的人。

这青衫如今邓州谁人不识,这是叶家堡的人啊。

“怎地是叶家堡的人在登记?这当兵是给谁当兵?”

“听说,是叶家堡招兵。”

“咦,可坐在那里的不是县台大人?”

“听说叶家堡的叶堡主,现在管着邓州啦!”

“吓,一个女人?”

“这世道,谁的拳头大谁当官。谁的拳头最大,谁当皇帝。”

“嘘……别胡说!”

纵如今皇权在百姓心目中虽没有过去那么有威严了,到底还是像大山一样让人只敢仰视。

何舟坐在凉棚下,听着周围传来的话语。

叶家堡的堡主叶碎金要主事邓州已经不是秘密。因这消息本就是叶家堡自己放出去的。

何舟也想明白了,不管新朝肯不肯给这个名分,叶碎金都要把邓州握在手里。

新朝若是不认她,大概也一样不会认他们这些前朝的官员。他们如今还能安稳在这里做官,可不是因为北边那个国号为晋的新皇帝,而是因为踞在邓州的叶家堡。

他们已经和叶碎金绑在一起了。

“那到底是谁在招兵?招来的算是谁的兵?”

“悄悄告诉你,名义上是邓州军,实际上……就是叶家军。”

“……要是叶家堡,我愿意去。”

“俺也愿意。瞧,那些青衫黑裤的,一看就能吃饱。”

“管吃饱就行!走!去叶家堡当兵去!”

招兵的登记桌案前排的队最长。

有青衫的人管登记,有青衫的人管检查身体,残疾的、生病的是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