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(第2/3页)

而盛景年纪最小,工作经验可算是没有,她办事的能力,对政治的敏感性,对人心的把握,乃至跟外厂人的交际手段,却比所有人都出色和老道。

她调到厂办两个月后,就完全成为了周涛的左膀右臂。

现在周涛要调往情况复杂的无线电厂,最需要盛景的辅佐。盛景却要在这时候去上大学,让周涛很惆怅。

“万人大厂,周伯伯还能找不到合用的人不成?”盛景笑道。

周涛苦笑了一下,吸了两口烟后把烟按到了烟灰缸里,摇摇头没有说话。

盛景问道:“您哪天走?”

“明天。”

看到盛景诧异的眼神,周涛解释道:“无线电厂的老厂长突发心肌梗塞去世,下面的人群魔乱舞,那边急需人过去坐镇。”

“这边是姚副厂长接您的班吗?”盛景问道。

姚副厂长是刘光明下来后,周涛从别的地方要过来的。他是个踏实肯干的人,并不热衷争权夺利,与周涛配合得很好。

“对。”周涛道,“所以这段时间你安心上班,厂里不会有大的变动。”

他坐正了身体:“我听你爷爷说,你想学经济。现在国家很重视经济。等你大学毕业后,希望你能来帮周伯伯的忙。”

盛景笑了笑:“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跟在周伯伯身边学习。”

相处一年多,周涛对她已很了解了。听她这打官腔的虚头八脑的话,他就知道这小滑头另有打算。

他眉头皱了起来:“你是有什么打算吗?”

“不是有句话叫‘计划不如变化快’吗?现在高考我只是过了初选,离我大学毕业还早呢。我现在可给不了周伯伯承诺。”盛景的笑容有些俏皮。

深知国家未来经济走向的她,知道不需要她去参与去努力改变什么,国家就会走向辉煌。当初她对盛河川说的那些话,只是为自己专业的选择做解释。她没有那么大的志向,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去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。

她只想做好自己,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出一份微博之力,仅此而已了。

所以大学毕业,她并不打算进体制。对周涛递过来的橄榄枝,她自然也不能给予承诺。

周涛知道盛景是个主意很正的人。只要她打定了主意,就是盛河川也轻易不能改变。

所以听她又说这些虚头八脑的话,他就不再追究了,挥手道:“行,去吧。以后多去周伯伯家做客,咱爷儿俩也多交流交流。”

“好的,周伯伯。”

晚上下班,盛景把周涛调动工作的消息告诉给了盛河川。

盛河川点头:“他也应该动一动了。”

今年国家开了两次关于工业方面的会议,周涛在食品厂站稳了脚跟,做出了成绩,那自然是要往上调的。

盛景淡定上班,其他考生却削尖了脑袋四处打听消息。而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,北城的试卷很快就改完了,只隔了一个多星期就公布了初选结果。

这天盛景正在办公室写通知,孙敏跟一阵风一般刮了进来:“盛景……”

盛景抬起头来,孙敏却捂着胸口喘着气半天说不出话了。

看她这么激动,盛景就猜到了她想说什么,问道:“是不是高考出结果了?”

孙敏用力点头,终于喘匀了气道:“张榜了,他们说,你的名字在上面。”

孙敏跟夏中杰的情况类似,都是混了个高中文凭,没认真读书。她今年春天跟厂里的一个男青年结婚了,又有个正式工作,所以并没有参加高考。

见盛景还坐在座位上,她急得上前把盛景拉了起来:“哎哟,你怎么不着急?赶紧去看看呀。”

盛景只得把钢笔盖盖好,将信纸放进抽屉里锁好:“好好好,就去。”

她跟宋雄打了声招呼,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六中。

可离校门口还有老远,她就不得不从自行车上下来了。

围在校门口看榜的人实在太多了。

担心自行车被人偷了,盛景也没敢把车停到一边,自己去挤人群。

明知道在这儿没什么熟人,她的目光还是不死心地在人群里逡巡。

她的目光蓦地一滞。

还没等她纠结要不要叫对方,对面的杜少薇和杜少华两兄妹就看见她了。

杜少薇兴高彩烈地跑过来,对盛景道:“盛景,我看到你名字了。你过初选了。”

“盛景”这两个字一出,前边人群里一个女生猛地回过头来,正好跟盛景的目光对上。

盛景的眉毛微挑。

盛琳也在这个考场?

考试三天,盛景还真没遇上盛琳。倒是杜少薇,她进考场前远远看到过一次。

当时是一个中年美妇人和一个像警卫员一样的人送她来的。盛景没看到普吉车,有可能停在别处。

至于杜少华,他跟方旭泽一样都读了工农兵大学,今年是大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