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5章 四爷不熬夜(95)(第2/3页)

皇帝任用官员,最讲究的是平衡之道。前有纳兰明珠权倾朝野,后再有纳兰性德在皇帝身边吹风,大家的日子还怎么过了?

别说是先帝会怎么想,若是纳兰性德一心往上爬,其他家的大臣首先容不下他们父子!所以有一个强势的父亲,纳兰性德必定要显示出来更多的弱势,表明自己无心朝政和权力。

这样父子都能很好地存活下去,纳兰家族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。

萧靖继续说:“在这个时候,走人设往往就很有用啊。人设这种东西,很多大臣都会搞。纳兰性德走的是爱妻人设,又爱钟情于山水诗词之间,这种人设往往叫其他大臣生不出防备之心。有人是走的是野心家的人设,这种人爱成为皇帝的刀,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。有人装作耿直之臣,皇上哪儿爱花钱,他必定是要极力反驳。”

他歪题歪到自己派人出国留学的事儿,那些大臣认为此举花费甚大,甚至有人拿“郑和下西洋耗费明朝国本”为例,试图打消皇上的想法。

“……都不知道从哪儿来那么多耿直之臣,非得上书劝谏,说出海耗费甚多,有损国本。可是如今的情况和明朝下西洋的时候又不同,咱们是派人去留学,大家都是过普通人的日子,几百号人光是吃喝拉撒,其实花不了多少钱。明朝的郑和带着数千人出海,船造得极大,光是宝船就有六十余艘,其间多次给番邦国家赠礼,就又是很大的开销。”

明朝郑和的目的是炫耀国威,肯定是要带不少特产宝物上船,下一次西洋估计耗费数百万两白银。但是派学生公费留学却节省很多,只要把船队众人和学生们照顾妥当就行。

萧靖叹了一口气:“朝中许多大臣不懂装懂,固守自封,或是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。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,如今的大清是否落后于世界,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。”

茉雅奇点头:“我也有听闻去海外留学的事情,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。”五公主曾经去外头跟理藩院的学生一起学外语,她的好几位同学都上了留学的名单,邹长生就在其中。其实她也想去海外留学,但是她知道父母是不会答应的。

历朝历代都没有公主在外国留学的先例,若是让天下人知道五公主出海去那么远的地方,估计来劝谏的唾沫星子能把紫禁城给淹了。

萧靖似乎看穿了姑娘的心中所想,他一向喜欢好学之人,道:“今年是第一届搞留学,路途通畅未可知,与许多国家也还没有正式建交。等事情都办妥了,茉雅奇想出去留学,也是可以的。”

“真的?!”

茉雅奇惊得差点跳起来,皇阿玛的想法真是太开明了!

如果有机会出去……她确实想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
“怎么当不得真呢?”

萧靖很确定地语气说道,茉雅奇生在大清,她虽然聪明,却不知道在后世出国留学真是太寻常的一件事情了。好多年轻的男孩女孩会选择到外国留学,也有很外国人到国内上学。

皇上数了数手指,感觉自己的眼光真是领先世界好几百年。

==

茉雅奇知道自己很多同学即将要出海留学,特意给他们都准备了一份礼物。此去一别,不知道还有多少年才能相见。

她送的礼物真是实用极了,除了有各种急救的药丸,还有一大罐茶叶。她听皇阿玛提起,吃茶叶能预防坏血病,防止因为吃不到新鲜菜蔬而生病。礼物里面还有干净的纱布、棉花和酒精,那是防止有人受伤,拿来包扎伤口的。

除此之外,她在每份临别赠礼中都加了一张笺子,手抄诗词来表达同窗数年的情谊。为了防止日后掉马落人口舌,她没敢用自己的诗,皆用前人所作。

有的是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有的是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有的是“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”,还有一张写的是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

当要给邹长生写笺子的时候,茉雅奇提着笔的手顿了顿,然后行云流水地落下来一句——

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

她知道他即将出海,他在海上看到那一轮月亮,与她在北京看到的应当是一样吧?虽然身处异地,却能共赏一样的月色。

这样的诗句多美啊。

她是一个胆小鬼,收起笔,没敢写到下一句。

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
作者有话说:

有引用杜甫的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、李白的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和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、辛弃疾的“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”、以及张九龄的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。感谢在2022-07-10 00:17:13~2022-07-11 00:00: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