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3章 朱厚照做好人(54)(第2/3页)

刘六摇了摇头:“小七一向是这样的性子,是我们当中胆子最大的一个。他一心想要帮家里捉两匹马回来,哪里能听你的劝。”

错过了这次进村的马商,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等到一个。

“七弟已经出去好久,要不要我们出去看看?”齐彦名感觉到左眼的眼皮子跳得厉害,一阵不祥的预感蔓延到心头,“我们这里离里长家的不算远,就算是走路,总该到吧。”

刘六听他一说,开始慌了。

他直着身体站起来,刚想要开门溜出去,谁知被暗处的锦衣卫一把拿住,堵上嘴,拖走,连声响都发不出来。齐彦名因为受过重伤,走的速度满了半拍,他看到门口的人似乎是摔倒了。

“六哥——”

齐彦名喊了一声。

“唉,过来扶我一把……”那人低着头说。

齐彦名以为是刘六摔倒,没有多想,赶紧要过去扶。他还没有近到“刘六”的身边,便被人逮住了。

锦衣卫听见屋子里的谈话,认为这两个人和偷马的贼是同伙。

既然是同伙,肯定不能放过,要捉回去交给陛下!

==

萧靖本来想着,他捉到三个贼,交给县城的官府处理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
谁知道——

锦衣卫翻出来霸州一带的通缉犯名单,他手里的三个“贼”跟名单一对,竟然对上号了!

【刘六名宠,刘七名晨,霸州文安县人,二人同齐彦名等人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,时称“河北响马”。】

“真厉害啊,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河北响马!”万岁喝了一口茶,举起大拇指,“是我有眼不识泰山!”

刘六看到被捆着的弟弟刘七,粗着脖子说:“我们兄弟几个被你拿了,杀头不过头点地!我们村里的老幼皆不知情,不能连累了他们!”

“村民包庇你们兄弟几个,搁在春秋战国时期,要被连坐……”萧靖说,“连坐你们知道吗?就是你们犯下大罪,除了九族、还有附近知情不报的人家都要被砍头。”

“一人做事一人当!”刘六咬紧牙关。

萧靖微微颔首:“想要不祸及村民,三位侠义之士,请跟着我们走吧。”

天亮启程的时候,三人被锦衣卫下了软骨头的药,被顺势带离了刘家村。万岁一直想着把闹起义的刘六刘七逮住,等到捉到人之后,他寻思要怎么处理才好。

把人直接砍头,好像没什么作用。杀了刘六刘七,谁知道后来会不会冒出来其他的李六王七?

百姓闹起义的根源在于什么?

在于吏治贪腐,在于人们的生活不堪重负。

万岁巡幸霸州,他先是派西厂查了当地豪强吞并土地的事情,派人将各家各户所拥有的土地面积查得清清楚楚。谁敢把别人家的土地强占,不想吐出来那就等着下狱吧。

“朕连亲舅舅都查得,谁家不查得?朕连亲舅舅都送去充军,谁能比得上朕两位舅舅呢?”

皇帝特别理直气壮地说。

有人想到讲情面,甚至有人给刘皇后送礼。张嫣看到当地官员递上来的帖子多得像雪花,心想皇帝这回肯定很招人恨。

“出门记得带枪。”她说,“还有护身镜一定要穿好,右手袖子里面藏弩,左手袖子里藏匕首。”万一有哪个不长眼的,学着荆轲刺秦王,也好有自我保护和反击的能力。

萧靖低下头看她,安慰道:“这回杀一杀不正之风,百姓起码能有十年好过的日子。”

如果大家能够安居乐义,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?

是个人都不傻,陈胜吴广也得瞅着秦末大乱,才能召集到那么多愿意响应大事的人。

刘六和刘七一路被锦衣卫押着,他们跟着队伍进入到霸州城之后,听到城门口声势滔天,往日眼高于顶的知州大人居然在城门口行大礼相迎。数万军队穿戴着甲胄,在此恭候陛下进城!

他们这桩落网不冤,因为他们竟然偷到皇帝的头上!

“那个人怎么会是皇帝老儿呢!”刘六一直不敢相信,“他瞧着比七弟还要脸嫩。”

刘七的声音越来越小:“早知道我就不偷他的马……”

此时的刘六刘七尚未升起“造反”的念头,他们对于皇权是畏惧的。这种畏惧在霸州城的衙门内升到顶峰,他们看到往日无比威风的地主豪强被捉到堂前,由皇帝亲自审问。

这些肚满肠肥的老爷们哭得眼泪鼻涕全部流出来,好多人尿了裤子。皇帝让人把他们拖下去,该充军的充军,该抄没家产的抄没家产。抄得的土地大部分还给被兼并的百姓,甚至陛下还提出生牛贷款。

他把自己从蒙古人手里薅来的牛,分期付款卖给需要的农户。最穷的地方以宗族为单位,一族人买一头牛,总该买得起的。

好多三四十人的小宗族合买一头牛,领头的族长欢欢喜喜地过来,把牛拉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