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3章 赵祯无遗憾(69)(第2/3页)

“陛下……”

“陛下……”

郑戬谁的面子都不给,连续念了十几个人名,惹得朝堂上一片哗然。他不仅攻击高官,还打击小官,前有程琳、盛度、还有吕相家的两位公子,后有司门员外郎张纯、国子博士李备这样的小鱼小虾。

老郑这是报复社会对吧?

许多人觉得郑戬疯了!他为什么要专门挑在中秋节这一天爆料!还有那个“开封府官吏冯士元”,他到底是何方人物?

冯士元不算正式的官,顶多算开封府的一个基层公务员。没有人会想到,这样一个小人物竟然能一下子撬动半个朝廷!

郑戬状告了那么多人,做没做过的,自己心知肚明。

知枢密院事盛度是强租邻居官舍的那个,他知道自己这回难以脱身,在一瞬间内已经做好“乞骸骨”的准备。盛度今年七十岁了,他想自己主动辞官,皇帝会放过他和他的家人。

反观程琳……他的心理素质是真的很强!

萧靖坐在上首,他看到程琳站得笔直,手持笏板,神色自若,仿佛说得不是他本人。等郑戬喷了一通之后,程琳方才厉声道:“权知开封府郑戬状告臣偷盗木材,实属污蔑。偷盗贡品更是无稽之谈!”

买女口和违法使用野生动物制品这两条罪名,程琳没有反驳。他想女口而已,即便是皇帝知晓也不会说什么,谁家没买过奴婢?

至于象牙和犀角的使用……今年的《禁野生动物制品令》颁布以来,皇帝没罚过一个人。程琳听闻是后宫的清河郡君挨过训斥。

也只是训斥而已。

程琳以为,只要自己打死不承认“偷盗皇室贡品”和“偷盗朝廷木材”的罪名,以后肯定有翻身的机会。

然而萧靖会以实际行动告诉对方:你想的完全错了。

官家放过朝中跪下的一群人,单独问程琳:“你宅中的蔷薇水、象牙犀角、乳香等物从何而来,蔷薇水乃大食国贡品,香药库从未有贩卖至民间的记录。朕记得你历年俸禄所得,不过一万二千余贯,既要供养支持一家吃喝用度,又要置办房产,还要买这么多奢侈的物件……你挺厉害啊,真是生财有道。”

程琳的身形微微发抖,不可能,皇帝怎么对他家的情况如此熟悉!

“臣没有偷盗贡品,香药犀角等物。”他咬紧牙关,说,“臣家中的这些贡品,原是前任房主留下的。”

“若是前人偷盗的贡品被你发现,你为何不报官?而是截下贼赃私用?”萧靖突然从座上走下来,步步紧逼,“宅子的前任房主十分贫穷,他的日子难以为继,这有太后懿旨可证。他那么穷,怎么可能藏有这么多好东西呢?反倒留给你呢?”

官家很肯定地说:“那些贡品,是你自己寻来的吧。”

大臣们窃窃私语,眼神横飞,一个“寻”字用得极妙。皇帝就差没挑明了说,是程琳偷了天家的东西!

张逊贪污得来的贡品、杨太后留下来的懿旨、还有那一处旧宅……本来这一桩桩,都是程琳处心积虑想要得到的。

程琳万万没想到,到头来,死人留下的东西能要了他的命。

张图图的穷,是经过章惠太后“盖章”过的。你说贡品是张家的东西,这怎么可能!

张图图他都穷得要卖房了!贡品绝对不可能是张图图的东西,肯定程琳自己搞来的!

这一条逻辑推理链把程琳坑得死死的。

这还不算完。

官家又问:“程宅用的木材可是来自黄河木场的?”

许多大臣露出疑惑的神色,什么是黄河木场?他们没听说过啊!

“朕听闻,每年陕西转运司运送到京师的木头,损耗颇多,劣材占有三分之一。反观黄河边上有木场,木场的材料物美价廉,价格比市面上低了一半。朕从来不知,自己何时起多了黄河木场这一份产业?”

“嗯?”

“有哪位高才能替朕解答一二吗?”

最怕空气突然安静,垂拱殿这帮人没有一个敢作声。谁家没买过木家具?或者用木头建房子?

大家这会儿心里想的全是:我家的木头……该不会真的是偷盗官营木材而来的吧?

程琳面露难色,无话可说。

他知道自己要完蛋了,他低头,道:“臣有罪,臣任凭陛下处置!”

萧靖:早那么乖顺,该有多好。

萧靖:生怕最痛恨的,就是大男人敢做不敢当。

“朕记得,按照大宋的刑律,窃盗赃满五贯文足陌,处死。”他问,“诸位大人意下如何?”

话中之意,竟然是要程琳的命!

大宋向来不杀读书人,官员重罪顶多是流放。御史中丞孔道辅觉得皇帝的判罚太严厉,他第一个跑出来高声劝谏:“陛下,不可啊,程公一向仁厚,定然是为人诬陷,望陛下彻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