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2章 赵祯无遗憾(59)(第2/2页)

每一枚蛤蜊足足有半个巴掌那么大,底下用冰镇着,需用快马从海边运来东京。等送到宅子的时候,蛤蜊的嫩肉悄悄从壳里伸出来,人一碰,它立马缩回去,显然这批蛤蜊还活着。欧阳修一看便知道,这些蛤蜊花费恐怕不止十万。

“这是他给你的?”欧阳修的脸色不太好,“如此奢靡,并非一件好事。”

君不见杨贵妃爱吃千里外的荔枝,到头来把自己害惨了。欧阳修担忧学生过分得宠,官家为了她花费许多人力物力,叫她背负与杨贵妃一样的骂名。

张嫣捂着嘴笑:“先生可别冤枉我,这花的是我自己的钱,与他何干!我自己挣得的钱,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,东京又不单是我一个人吃蛤蜊。”

有钱人的快乐是欧阳修想象不到的。

欧阳修:是我少见多怪了。

范家兄弟都没吃过蛤蜊,这回沾了师姐的光,各分得小山似的一盘。少年们对视了一眼,皆察觉到先生和师姐在打哑谜。先生知道师姐要嫁给什么人,那个人应当位高权重,所以先生误以为蛤蜊是那个人送来的。

张嫣没说她嫁给哪一家,也没提出请大家吃结婚酒。这本是很失礼的行为,但是师弟们都没有追问。

范家诸子心里有一个不愿意承认的想法:万一师姐是去当小妾呢?

小妾过门,哪里有什么结婚酒啊。

他们替师姐感到不值,她读那么多书,又长得好看,本应该去当正头娘子。他们只恨自己年少没本事,若能考个功名,定能给师姐撑腰。

几个男孩低头吃席,气氛一时间有些低落。张嫣倒是很高兴,她再倒了一杯雪泡梅花酒,要敬大师弟范纯祐一杯。

“纯祐此去西北,一路保重。”她说,“你的学识武艺都不错,这回出去历练多长眼界,来时定是朝中栋梁!”

“师姐谬赞了。”

范纯祐谢谢她的祝福,旋即心中大感疑惑。他准备去西北的事情只有爹爹说过,便是娘亲也不曾知晓。难道是爹爹写信告诉先生,先生再告诉师姐?

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。

欧阳修脸上不显,心里有些愕然,他不知道范家父子的商议,要不是张嫣今日一说,他还真的不知道。他拍了拍大弟子的肩膀,鼓励道:“好好做事,谨言慎行。”

“嗯。”范纯祐点头,他看向两个弟弟,“有劳二弟和三弟照顾母亲。”

“这是自然。”范纯仁和范纯礼都应了。

张嫣瞧着大家都安排好,颇有一种“各自奔赴前程”“我今天毕业啦”的憧憬之感。她跟随欧阳修学习那么多年,知道他是一个真正有才学、品德高尚之人。

她对于先生,心中是充满敬佩的。她见欧阳修爱吃蛤蜊,特意给他递过去双份。今日蛤蜊做了两种口味,一种是爆炒,另一种是做汤。

酱爆蛤蜊的风味特别浓郁,每一枚蛤蜊肉上都裹满了浓郁的酱汁,入口鲜香微辣,口感有嚼劲,却不老不韧。而蛤蜊丝瓜汤口味偏清淡,能吃出食材原有的鲜味和清甜。汤中撒上葱花和姜丝提味,一点儿腥味都没有,饭后来上这么一碗汤,别提有多惬意了。

“哈——”

欧阳修喝了满满两碗蛤蜊汤,又夹着酱爆蛤蜊肉下酒,当真是越吃越有滋味。他吃着这么一桌好菜,瞬间文思泉涌,随手得了几句。

他吃着盘里的蛤蜊壳,高声道:“累累盘中蛤,来自海之涯。”

他再瞧着范家诸子惊叹的模样,摇头道:“坐客初未识,食之先叹嗟。”

张嫣很捧场,立刻鼓掌:“先生好文采啊!”她使劲给师弟们打眼色,鼓掌啊,你们快鼓掌。

三位师弟纷纷反应过来,大师弟范纯祐的眼神中充满仰慕:“先生席间作诗,妙句天成!”

二师弟范纯仁不拍手,他猛拍大腿:“先生好风采,学生多有不及!”

三师弟范纯礼急忙跑去拿笔墨纸砚:“快,快把先生的诗记录下来,我们这几日必定认真研读!”

欧阳修被学生们哄得飘飘然,不知今夕是何年。他快乐地说:“我的琴呢?接着喝酒!弹琴,奏乐!”

作者有话说:

有引用欧阳修的《初食车螯》:累累盘中蛤,来自海之涯。坐客初未识,食之先叹嗟。

不知道是哪个有钱人请欧阳修吃蛤蜊,历史上欧阳修第一次吃到蛤蜊,写下来这首诗。古代“车螯”是指海产软体动物的肉(或者壳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