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7章 赵祯无遗憾(26)(第2/3页)

旁边座位上的人恍然大悟,他们读书少,之前他们一直在想平阳公主何时出来。

原来主角早就出来了!

小孩懵懂,问:“大宋的公主也跟平阳公主一样吗?”

“……”男人没好意思说出来,大宋公主可没有平阳公主这份本事。

戏剧落幕,几位艺人拉着三条极宽的红绸上来。

一条是“致敬巾帼英雄平阳昭公主”,一条是“喜迎鲁国长公主回归”,最后一条是“感谢赵大官人鼎力支持”。

哦,志冲没那么大的脸,整这些花俏的。

这些是官家作的。

萧靖:我是资方爸爸,有什么事来找我,不要喷我妹妹。

他担忧东京有哪个嘴毒不长脑子的,专门来骂志冲编排新戏。小姑娘心理素质不够硬的话,被人骂几句该多难受啊。

他在上元节召见欧阳修,特意吩咐他“要多夸赞平阳公主独立的品格,不应该将女子拘于后宅,成为男人的附属品”“鼓励女性创业”“对缠足现象展开抨击,女人要以平阳公主那样的天足为美,不要残害身体”。

欧阳修:要不是您是皇帝,我真想说一句——

笔给你,你来写。

领导要求也太多了!

“臣领命。”欧阳修低下脑袋,不敢去看某位学生家长的脸。

他们君臣对答,没什么值得隐瞒的。杨姑娘被领去不远处吃茶,张嫣一溜烟地跟过去,姐姐长姐姐短地喊着。

“姐姐不用担心啦,先生肯定没事的。”

“姐姐是冷吗?要不要喝点驱寒的紫苏汤?”

“姐姐,我这里还有果子,你要吃吗?”

杨姑娘:谢谢,我只是有点被吓到了。

天知道她自己一个人偷溜出来看灯,遇到有一面之缘的欧阳修,也算是一桩缘分。她设想过万千种旖旎和浪漫,却没想到被一起带过来面圣啊!

皇帝对于她来说,就像是天上的神仙一样。

天呐,她竟然和皇帝在同一个戏场看戏!

欧阳先生也是有才,竟然能得皇帝面授机宜!

戏是好看的,张小娘子给的紫苏汤也是暖的。杨姑娘喝了半盏紫苏汤,勉强稳定住心神,问:“我……可要给娘娘们请安?”

其实她想问自己要不要去拜见皇帝,转念一想,她又不是什么身份的人,皇帝肯定不会见她这种小人物。

若是官家有哪个宠爱的女眷,她倒是应该去拜见。

“太后娘娘和贤太妃已经移驾回宫。”张嫣的眼神闪了一下,“鲁国长公主陪伴太后,杨小娘子可以改日再拜见。”

她绝口不提宫里有什么妃嫔,反正杨姑娘不敢问。

杨姑娘不明觉厉,她慢慢地吃完剩下半盏紫苏汤,想了想,又把张小娘子拿给她的果子都拿走。她今日吃过宫中点心,拿回去家里与母族分享也好。

欧阳修不走,她也不敢走,好在官家差人开了一辆车

,送他们两个回去。杨姑娘的母族姓江,江老夫人寻不到外孙女吃汤圆,心里焦急得很。

“灿灿去哪里了?”

“灿灿怎么还不回来?”

“都怪你们,去看灯光顾着自己,却把灿灿弄丢了。可怜灿灿在东京不识得路,这可怎么办才好!”

江老夫人本来见几个孙子孙女带上杨灿灿出去玩,十分放心。谁知几个小孩不懂事,撒开了杨灿灿的手,叫一群人被人流冲散了。

杨姑娘的记性好,她认得路,倒没有很慌。她干脆一路往前走,打算看完灯自己回家。

她和表兄妹约好的,大家看完灯回去吃汤圆。这是南方传来的习俗,道是糯米皮儿包着芝麻馅,又甜又美,人们在上元节吃上这么一碗,全家人的日子都和和美美的。

杨姑娘遇上欧阳修,两人看完戏又遇上面圣一事,便耽搁了时间。等她提着花灯和点心回到江家的时候,碗里的汤圆早已被糖水泡成一坨。

江老夫人看到外孙女安全回来,喜极而泣。江老爷以为她贪玩,想要发话训一训。倒是江家小姐眼神好听力好,轻声道:“表姐可是坐车回来的?是哪一家的车马?”

杨灿灿一个孤女,身上带的钱又不多,她哪里雇得起好马车?

所有人的眼神瞬间都看向杨姑娘。

江老夫人急了,摸着外孙女的手,关心地问:“灿灿可是哪儿受伤了?还是崴了脚?我都说上元节人多,不要出去闹……”

“婆婆,我今日出去可撞上大运气了。”杨姑娘把点心盒子递上去,“说来也巧,我遇到爹爹的故交,当日爹爹在时,也说欧阳先生的人品好。欧阳先生带我去看新戏,后来他被陛下召见,也带我一路。”

江姑娘难以置信,声音拔尖了两个度:“杨灿灿你见着陛下了?”

杨姑娘:“陛下是做大事的人,他哪里会见我——”

“倒是陛下身边的女官出来,给我吃茶吃果子,我吃了一盏紫苏汤,滋味确实好。我想着外祖母和舅舅,这大过节的,我们家也好蹭一蹭天家的光彩,便把官家赏赐的点心带回来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