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5章 赵祯无遗憾(24)(第2/3页)

《文王操》。

文王操原本是讲述周文王的故事,后来孔子也学了此曲,这首曲子从赞扬文王,变成了赞扬孔圣人的高尚情操。和圣人同弹一首歌……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。

到北宋的时候,《文王操》的粉丝依旧庞大。

【邈然远望,洋洋乎,翼翼乎,必作此乐也。黯然而黑,几然而长,以王天下,以朝诸侯,其惟文王乎……】

如果这首曲子弹得好的话,应当能像孔圣人一样,从琴音中看到文王的模样。那是一个黑黢黢的男人,他极目远眺,底下是一群诸侯。

只不过萧靖听着……

这不像是庄严肃穆的文王操啊!

小娘子的曲风十分轻快,偶尔几个音弹错了,她顺手滑了出去。她加入了自己的理解,嗯,音乐十分之欢乐。

颇有咱们拿了年终奖,高高兴兴过大年的感觉。

“弹得真好!”他一本正经地夸奖道,“到时候嫣儿弹给老师听,让他给你指点指点。”

“行!”小张深受鼓舞,丝毫不知道自己即将掉进去一个深渊。

萧靖问过王拱辰,欧阳修一个单身汉,似乎没有在家做饭的习惯。他约好在正月初六那日上门拜访,拿的不是十条腊肉,而是十斤肉脯。再加上两坛温经暖身的苏合香酒,一匹布,这样的礼算不少了。

他想欧阳修应该挺喜欢喝酒的,不然也不会自号醉翁。

欧阳修收到学生家里的帖子,一早起来收拾自己。他知道自己生得不够帅,努力要将自己打扮得好看一些。

他对着镜子呲了呲牙,啧,这牙好大。

难怪他吃什么都香。

“请问欧阳先生在吗?”

过了吃早饭的时间,他便听见有人敲门,外头好像又有车马的声音。他打开门一看,见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帅哥,牵着一个身形娇小的孩子。两人身后跟着几个奴仆杂役,杂役手里捧着礼物,瞧着是富贵人家的做派。

这人长得好看,孩子也长得好看!

欧阳修被帅得晃了晃神,只听得小孩脆生生地问:“请问您是欧阳先生吗?”

“我是欧阳修。”欧阳修回答,心知这个孩子大概是自己的女学生。

“且进来吧。”欧阳修把门打开,“屋舍简陋,茶水也不是太好。”

“无妨。”萧靖认真地瞧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,心里数着自己背过他多少篇古文和宋词。

这会儿总算见到真人了!

他这次穿过来仁宗一朝,宋朝的几位大家都可以见到。等他见到苏东坡的时候,非得吃一下正宗的东坡肉不可。

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。

他牵着张嫣进去,欧阳修瞧着这对大人和孩子,心想是父女还是其他关系?

“这位可是赵大官人?”欧阳修问。

“鄙人姓赵。”萧靖指着张嫣说,“她是某的外甥女,姓张,单名一个嫣字。她的父亲已经不在了,某代为抚养。”

欧阳修自己四岁的时候没了父亲,他对于学生这样的身世有些同情。他是由叔父养大的,以为学生父家的亲戚少,由母族代为抚养,也不意外。

姓赵的东京人,如果出身显贵,自然能多养得一个孩子的。

他问张嫣:“你之前可读了什么书?会写字吗?”

“读过《诗经》和《史记》,会念几首唐诗。”张嫣没装学霸人设,“读得也糊涂,许多诗文不解其意。”

欧阳修问:“你会哪几首唐诗?且背出来。”

宋朝的张娘子没读过很多书,她是舞姬起家的。而张嫣本人,她上辈子活着的时候,李白还没出生呢。

小张张口就来:“鹅鹅鹅,曲项向天歌,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”

欧阳修:“……不错,这是骆观光的诗。”

他是韩愈的粉,非常希望孩子能背韩愈的诗。他再问:“读过韩退之的诗吗?”

张嫣一脸茫然,萧靖同款茫然。

韩退之是谁?

欧阳修见她这样,以为孩子不懂文人的字,补充道:“唐朝的韩愈,字退之。”

张嫣摇了摇头:“先生,我不知道这个人。”

萧靖抢答:“就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的那个。”

他继续考:“张小娘子读过李太白哪一首诗?”

张嫣一脸懵逼,萧靖再次抢答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

欧阳修:这是什么家庭啊。

“人傻钱多不读书”的戳几乎盖在这个孩子的脑袋上。

“先生,我家孩子还没学到唐朝中期的诗歌,王勃、卢照邻那些都有读过的,乐府诗也学过。”萧靖也看出来,努力替张嫣挽回面子,“先生你再考考她吧。”

欧阳修叹了一口气,“那好,我再考你一首《孔雀东南飞》,你可会背?”

张嫣:这个我懂!

曾经的张皇后很喜欢看剧,什么婆媳伦理剧她看得可多了。她第一次看宫人编排的《孔雀东南飞》的时候,差点被刘兰芝那个脑残婆婆气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