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5章 赵祯无遗憾(15)(第2/3页)

“给多少?”韩琦问。

富弼教他:“入门的门票要百钱,想要有好座位,果子和茶水又要另外给钱。今日我们若想和李行首说上一句话,估计花费要超过五千钱。你瞧那些捧着礼物的人,他们想要做李行首的入幕之宾,啧啧啧啧,这个世道大门朝外开,穷鬼莫进来!”

韩琦:居然要花那么多钱!

难怪官家教他如何省钱,如何和行首们说话。

他这个时候终于理解到皇帝的苦心,甚至有些后悔——

后悔自己没跟官家要点办案经费。

韩琦的官儿不大,一个月挣三万块钱,看着是不少,比宫女太监都要多。可是东京的物价高昂,平日里一件衣裳都要五六百块钱,一个月房租要一万多块钱,这还不算吃饭呢。他四岁那年便没了父亲,生母是婢女出身,她不可能有什么财产。

所幸韩琦的哥哥们和亲戚都是热心人,他们不但把他拉扯大,还供他读书。至于再多的,韩家着实是拿不出来。

年轻人还得靠自己,努力攒老婆本呢。

韩琦狠心从箱底取了两千块钱出门,不要怪他几乎是月光一族,这已经是他所有的积蓄了。

别人是腰缠万贯,富弼瞧着小老弟腰间这点钱,没看轻对方,反而表示十分理解。他同样带了几千块钱,就怕万一不够。他说:“我那个岳丈当年也是清贫,别人都喊他去瓦子玩,他都不去。”

“然后呢?”韩琦很仰慕晏殊这样的大佬,人家可当过副相!

他以为,晏相公肯定是刻苦用功,把别人拿去玩的时间,都用在读书学习上。

富弼停顿了一下,说:“先帝问他为何不去,我岳丈也是个实诚人。他说自己穷,所以不去玩,等他有钱了,他要经常去瓦子玩!”每次媳妇说起这件事情就是笑,她没少跟爹爹出去玩。

韩琦:“……”

哎呀,滤镜全碎了。

富弼带着韩琦,韩琦带着钱,两人姑且支付了进去桑家瓦子的门票,只等李行首表演歌舞。他们是带着目的来的,当然不愿意坐在后排的座位。

坐那么后,怎么和行首说上话?

有卖茶的婆子带着两个小孩过来,笑得像一朵老菊花。她看人很准,瞅中了韩琦这样的新手:“这位官人是头一回来的?要不要买几碟爽口的果子?再要好茶?

富弼替同伴回答:“都要,有劳婆婆替我们升个座儿。”

婆子应下:”欸,好嘞!”

她身边两个小孩大约十岁,已经能做好多事情。一个引着二人,去前头的座位,另一个笑嘻嘻地跑到茶房,然后捧着一篮子果子回来。

果子是按品种卖的,都要收钱,价格比外面贵上许多。皆用白瓷小碗盛着,分量不多,瞧着格外精致。

甜的有鸡头酿砂糖、生淹水木瓜、梅子姜,咸的有丁香馄饨、煎花馒头、笋肉馒头等物。小童贴心地问:“官人,要饭和面吗?”

瓦子不仅能看表演,还有买吃喝的。甚至连药贩子都有,那人吹嘘是来自西域的什么神药,行首的恩客们都爱光顾生意。

“既然来了,要二两水滑面。”富弼被妻子和岳丈带着吃过几回,一直念念不忘,“要配上杏仁粒、咸笋干、酱瓜、糟茄、姜、腌韭、黄瓜丝作浇头,再加二两煎肉。”

韩琦跟着说:“我也要这样的面。”

水滑面的味道着实鲜美,未等到李行首表演,两人大口将面吃完了。他们各要了一碗煎点汤茶药,又吃了一小碗丁香馄饨,留了一碟甜口的梅子姜。

有机会上朝的京官大多吃过丁香馄饨,因为馄饨皮是用丁香汤和成的。丁香本是一味药材,有清口、去除口臭的功效。哪个大臣要是准备今日跟官家说话,定要在早饭来上这样一碗。

韩琦一心要跟李行首搭上线,他吃丁香馄饨的时候,表情特别严肃,仿佛在完成一样艰难的任务。

他刚把最后一粒馄饨咽下去,察觉勾栏里的灯光暗下来许多。只听得一阵锣鼓声,紧接着是丝竹与琴声,一群妙龄女子从后台款款步入,她们手持团扇,簇拥着一位盛装打扮的丽人。

丽人的衣裙不像当今的式样,倒有点像前朝的襦裙,坦露出来雪团似的一抹白。大抵因为天气寒冷,白上冻得微微泛红,如晚霞,如胭脂。她如宫中的仙子,腰肢如飘摇的柳,在金色的莲花上作舞。

金莲舞是李行首复刻古人的经典之作。

当年南唐的妃子跳得如何,反正现在的人都不知道,众人只觉得李行首不愧为东京第一行首,不仅人生得美,才艺更绝。她的脚儿只有巴掌般大小,踩在金莲上十分美丽。偶尔几步跳得不稳,险些要从道具金莲上掉下来,惹得台下的官人们纷纷站起来,替她惊呼。

李行首很享受别人的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