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4章 李治不头疼(104)(第2/3页)

李隆基听话地坐下来,他丝毫不害怕,因为他有两个哥哥。这一桌儿童不分男女,不仅有小男孩,还有小女孩。李隆基看到一个熟人,太平公主生的薛崇简还在吃奶,被嬷嬷抱在怀里。这个表弟太小,他暂时没法沟通。

很快,有一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主动跟他打招呼,“你就是三郎?”

“我是。”三郎睁大眼睛,努力去辨认这是哪一位故人。

没等他认出来,小姑娘开始自我介绍:“我叫李果儿,甜果的果,我耶耶是周王。我家只有我一个,我真羡慕你有那么多兄弟啊。”

李隆基:不,你不羡慕。

他记起来这个“李果儿”是谁,上辈子的李裹儿是李显的幼女,中宗皇帝的安乐公主。李裹儿出生的时候,李显的皇位被废,他被武后贬出长安,身边只有妻子韦氏相伴。韦氏早产,夫妻俩手头上什么都没有,李显只好脱了自己的衣服来包裹女儿。

为了纪念这段艰苦的日子,所以这个公主小名叫做裹儿。

大概因为同甘共苦,李显重获皇位之后,封韦氏为皇后,对于李裹儿尤其疼爱。李裹儿胆子大,竟敢把诏书蒙着前面的内容,让李显签名。她认为武后都能当皇帝,她为什么不能当皇太女!

她是嫡出,太子是庶出!

李隆基挺佩服这个堂姐的胆量,可惜她既不是独生子女,又没有太平公主的头脑。光有野心的李裹儿死得很惨,等李显驾崩之后,她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拉下来,连头颅都被人砍没了。

“果儿姐姐好。”三郎笑起来一脸纯良的样子,“伯父一定很疼爱你。”

“那是。”

李果儿可骄傲了,她耶耶只有他一个,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。李隆基很佩服李果儿的好运气,如果李显日后没有其他孩子的话,上辈子李裹儿独占家产的愿望说不定能实现。

三郎不动声色地试探道:“都说你娘很厉害!”

他记得上辈子李显的皇后是韦氏,李裹儿是韦氏生的。上官婉儿多次反对中宗皇帝立李裹儿为皇太女,甚至不惜削发为尼、自杀以作威胁。

这辈子果儿的生母上官氏是上官婉儿吗?

李隆基突然想到一句:百因必有果,你的报应就是我。

如果李显的王妃是上官婉儿,李果儿大概就是她这辈子的报应了。

李果儿不知道小堂弟想那么多,她骄傲地挺起小胸膛:“我娘可厉害了,她会写诗,写文章上报纸,还会贴花钿……今日我的花钿是我娘贴的,三郎觉得好看吗?”

李隆基特别捧场地说:“好看,真好看!”

论诗才,李显的王妃是上官婉儿没有跑了。

就在小孩想要问更多消息的时候,有漂亮的宫女姐姐走过来,躬身跟他说话:“三公子有请,天皇和天后召殷王一房的子嗣过去。”

李隆基的心里一紧,该面对的东西还是要面对的!

他倒要看看祖父是什么模样,是他让这个世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吗?

七十岁的天皇的头发全白了,但是她的记性很好,能记得每个儿子,分得清楚每个孙子。第一个被召见的是荣宠,张嫣点了李弘家的三个儿子。

李连城,李嘉城,李富城。

萧靖多次感慨这几个名字起得好,太子的名字寓意足够好,真价值连城。底下那两个孩子,前者听着像大富豪,后者听着像大明星。

张嫣不太理解舅舅的迷之爽点,但这不妨碍她对于这三个孙子多看重几分。太子李连城都快二十岁,父母早已给他想看好正妃的人选。谈到感情,太子没有特别喜欢的姑娘,他唯一的要求是:太子妃必须要尊重皇后。

皇后库狄氏的出身不高,又没有家族扶持。若是儿媳仗着家世好,想要压婆婆一头,这样的姑娘不能要。

萧靖点头:“连城说得对,人应该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”

张嫣十分捧场:“天后说得真好,又是一句诤言!”

萧靖脸红红的,他顺嘴说了范相公的名言,不知道下个世界能不能见到那位名人。他曾在菩萨面前许愿,说自己不要长寿,他和张嫣都活七十岁就很好。

他预感到快要离开了。

他派人把李旦的三个儿子请过来,逐一关心过大郎、二郎,最后轮到三郎。要问萧靖看到这位历史上的玄宗皇帝,心里有什么感想——

他想的和张嫣差不多。

天皇让这个孩子凑过来,夸赞道:“这个孩子真精神!”

李隆基特别激动,口水都喷出来:“谢谢祖父!”

萧靖:原来玄宗小时候是这样啊。

萧靖:看着还挺可爱的。

萧靖:唉,可惜环环好多年之后才出生,咱们没有这个运气见到杨贵妃了。

见到了幼年期的李隆基,萧靖在心里默默说了一声抱歉,大概率李隆基的皇位是没有了。不过他对这个孩子有安排:“三郎啊,你这样听话,祖母让你去营州当大都督好不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