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1章 李治不头疼(86)

◎唐高宗的嫡长女狂买红薯◎

总章元年十一月, 圣人下诏在关中一带征调民夫,广挖水库。

冬日的农活少, 很多勤劳的农人都进城找活计, 好给家里多挣两口饭。他们得知圣人的调令,没反抗,反而挺乐意的。

今年冬天有活干, 中午管一顿饭,走的时候还能领粮食回去,这样的好事上哪儿去找?

萧靖跟张嫣商量过, 为了应对咸亨元年的旱灾, 国家大量储存粮食要与藏富于民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”。百姓得来的粮食能填饱肚子,人吃了身体变强壮, 多余的能藏在自家米缸, 比搁在常平署里头放着强。

紧急关头靠别人靠不过,靠自己最有用。

要说仓库里没有“硕鼠”,圣人和皇后说什么都不信。贞观十三年,太宗皇帝在各大城池设置常平仓,储存粮食,以应对饥荒和天灾。永徽六年,京师设置常平署, 更增加了控调物价的功能。

粮食丰收的时候,官府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购入;等粮食高涨的时候,官府把陈粮放出去,以降低米价。

今年秋收刚过, 粮食产量不错, 圣人下令让常平署大量购入粮食, 大臣们对此不意外。但是圣人下令挖水库挖水渠……这个点就有点迷了。

安安没想明白耶耶的旨意,在家中跟姚元崇讨论:“元之你说,耶耶这是什么意思?怎么大冬天让人挖水池子?”

“圣人做事不需要理由。”姚元崇倒是没多想,他举了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,“就跟那个谁,他挖大运河,他需要跟你商量吗?”

“……”

安安瘪了瘪嘴,耶耶才不是那样的人,元之怎么可以用隋炀帝来比她的父亲呢?

耶耶是明君,向来仁慈,生活并不奢靡,很少大兴土木。耶耶下令在关中挖水库,肯定是有他的道理。

不单是为了好玩吧?

安定公主生气,驸马哄了她好久才笑。郎君把她轻轻地抱在怀里,拢了一下她额前的碎发:“公主中午想吃什么?臣听闻城中有一家鱼脍做得最好。”

“不吃鱼脍,鱼脍到了肚子会长虫。”安安从小听阿娘说的话,不吃生肉,“我想吃酸菜鱼,府里的厨子不会做,长安殿的会。鱼肉切成薄薄的片儿,没有骨头,一烫就熟了,非常入味。”

她讲得自己都馋了,嘴里的唾液快速分泌,使她忘记了生气。

十一月份的天那么冷,鲜鱼可不好找。

家里的小宝贝还非得吃宫里做的鱼!

姚元崇没办法,他骑马出去东市,花了大价钱买了一车活鱼。他先把鱼送到丈母娘那里,请大师傅给公主做鱼。然后他去了一趟东宫,借口给大舅子送几条鱼。他见到李弘,大家寒暄了两句。李弘的神色不太对,好像藏着心事,但他不说,姚元崇不好意思硬要问。

“太子应当知道事情的缘由。”他提着食盒回来,酸味香得霸道,让他一路回来都直咽口水。公主爱吃挑嘴,宫里的手艺确实比府里的要强上不止一点儿。

姚元崇把白嫩的鱼片夹到安安的碗里,和媳妇边吃边聊,“臣是外姓人,不好过问太子。公主也许可以入宫问一问,我们也好做应对。”

安安吃着酸菜鱼可美了,吃鱼不吐刺特别爽。她舀了一勺酸汤泡饭吃:“这有何难,我明日找我娘,五哥知道的肯定没有阿娘多。”

“嗯。”姚元崇挑了挑眉,他成婚之后察觉到了,圣人对皇后的爱重。

圣人知道、太子知道的事情,皇后一定知道。李家父子俩瞒着谁都不会瞒着皇后,皇后经常过去太极宫“伴驾”。没有圣人宣召,她自顾自过去,从来没见被圣人轰出来。

听闻皇后一呆就是大半天,连伺候茶水的宫婢都没让进去。

姚元崇不由得咂舌,皇后这是善妒吗?

像,又好像不是。

圣人并非懦弱的男子,被妻子管束得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那类人。反倒像是夫妻俩感情好极了,眼里再也看不到旁人。自从武氏入宫起,圣人没有再和别的女人生育子女,武皇后连生六胎,六胎都站住了,这又是一种大福气。

姚元崇挺希望丈母娘这方面的福气,能分点给公主。只是公主年幼,她本身还是个孩子,又怎么能生养孩子呢。

他把从皇宫打包回来的酸菜鱼吃完,吃饱喝足过后,陪伴公主午休。他有点发愁:“公主要何时才长大?”

安安伸手摸他的耳朵:“元之等我再长高一点儿,我还能长呢。”

第二天

安定公主入宫,直奔长安殿。她没有空手回娘家,而是带着礼物回来。

“怎么好让你破费,家里又不是没有。”萧靖看到女儿很高兴,嘴上说不要,但身体特别实诚。

安安给他送了一对鸳鸯海棠纹玉簪,比不了宫廷做工精细,但外头的手艺别有几分新奇。连小太平也得了一份,是一盒花钿,做成小红花的模样挺喜气的。还有几个兄弟,她带了冬天的护膝和护腕,练骑射的时候用得上。她给张嫣留了一双厚实的羊皮靴子,鞋底特加防滑的花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