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7章 刘!总!好!(第2/3页)

我家那两个妹妹才是极品!大家都是男人,懂的都懂!不信你试过就知道了!

对于姐妹共事一夫这件事,李祖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,反而认为这是他们家的优势!

如果妹妹可以卖,而且能换取荣华富贵,那么还是卖了的好。因为哪怕不卖,红颜也会慢慢老去,逐渐贬值。既然这样,为什么不趁着现在还年轻,把实实在在的利益捞到手呢?

李祖勋比他哥哥李祖升光棍多了!家中姐妹的幸福,跟他自己的荣华富贵与家族前途比较起来,完全不值一提。

李希宗没来,也没让李祖勋带什么话,更没有写信过来表态。但刘益守觉得,他应该也是个“明白人”,从李祖娥镇定从容的表情中他就看出来,李希宗早就把女儿的思想工作做通了。

自从攻克并州,在黄河北岸陈兵以来,刘益守发现河北之地类似李希宗这样的“明白人”,真是越来越多了。

怕自家一个女儿固宠力有不逮,还要多加一道保险!

究竟应该指责他们卑鄙无耻好呢,还是应该称赞他们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好呢?

一时间,刘益守都有些看不懂这个时代了。他只是觉得,果然还是自己太年轻了,说到会玩,他远不如这些古人。这些世家大佬们,永远都知道男人的痛点在哪里。

当然了,能雄霸一方的世家里头,能在河北这么乱的地方立足的人里头,也不可能有谁是真正的傻子。这些人虽然不愿意直接投靠,但私底下性价比极高的小动作,却又一直不停,一招一招的叠buff拉满。

将李祖勋和李祖娥打发去了建康,刘益守继续在荥阳公干,亲自督办洛阳新城的建设!并着手规划未来洛阳新城的防御体系,为建立新都城做准备。

刘益守不用点心可不行,他下半辈子,估计大部分的时间都要在这洛阳新城内渡过,不好好规划下,到时候难受的可是他自己!

河北的局势,刘益守通过各种蛛丝马迹,感觉到剧变在即,河北世家种种急切的送女留后路,是很不寻常的举动。

之前冯令华派人送冯娑罗过来的时候,在信中告诉了刘益守一件不起眼,又让她很在意的小事。

冯令华也认为,河北正在酝酿中的剧变,或许会比预料中来得更早,希望刘益守可以提前做好准备,在关键时刻出手。

这些日子刘益守便在反复琢磨,河北世家如今跟高欢已经闹掰到什么程度了。高欢的安静,也令人疑惑。

冯令华信中说的这件事,要说复杂,背后的博弈确实很复杂,目前都没有定论。

但要说简单,事情本身却又非常简单。

还是出在河北“坞堡之王”赵郡李氏这里。

当初,因为政治上的需要,赵郡李氏将名声被高澄拖累了的李昌仪,嫁给了“高欢之子”高浪,算是维持着最基本的依附关系。

二人小日子过得也算不错。

可是前段时间,赵郡李氏突然强迫二者“和离”,并想带走李昌仪以试探高欢的态度。

只要高欢点头,那和离的事情就会变成真的,赵郡李氏也会根据这件事的结果,来判断高欢及他麾下势力的实力与态度。

没想到,本以为会激烈反对的高欢,居然轻而易举的答应了这件非常打脸的事情!

哪怕高浪不是他亲生儿子,现在也是霸府的世子啊!岂能被娘家人随便一逼迫就和离?

所有人都不知道高欢究竟是怎么想的!连娄昭君都觉得是奇耻大辱的事情,高欢居然无动于衷。

于是赵郡李氏一脚踩空,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,他们本以为高欢会严词拒绝的!这种情况,跟婚姻中喜欢靠闹离婚逼迫丈夫让步的闹腾女有一比。

原以为丈夫会让步,结果对方居然同意离婚,妻子反倒是下不来台。

如今李昌仪被家里人硬着头皮带回了赵郡,李氏内部对于如何安排她,有两条非常阴险,指向性也非常明确的路子。

第一种办法,是将李昌仪嫁给高乾的弟弟高慎,以此来恶心高欢,并造成赵郡李氏实质性的与高欢势力切割与脱离!

这种事情自春秋时期开始,就屡见不鲜。说白了,就是重新站队!并对外传达一个强烈的信号!

第二种办法就更绝了,废物利用一样将其扔到刘益守这里,然后不管不问。

总之,只要是不断试探出高欢的底线在哪里就行了。如今河北局势如此诡谲,高欢居然都沉得住气,老实说,河北世家们都有点心里没底。

只是由于李希宗一脉已经在刘益守身上下了重注,李祖猗听说都要临盆了,因此第二种办法根本没能通过李氏内部的讨论。

于是李昌仪(她与李希宗不是一脉)就被拿去试探渤海高氏兄弟的诚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