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8章 一边当好人,一边做坏事(第2/3页)

东线有汝阳这个水陆交汇的节点卡着,高欢带兵去了那边也没用!他怎么可能走这一路呢?

“彭乐此番无论有没有斩杀高欢,只要他把高欢给逮住了,那么他身为高欢旧部,势必将高欢那边的亲信得罪死。这个浑水不蹚也罢,我们沿着颖水东进,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。

等到了汝阳以后,就写封信给于都督,说我们返回荥阳,不必再折返回去了。

魏国为了救援高欢,可能会强攻荥阳,那才是我们施展拳脚的地方。”

杨忠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,半点都不着急。

很显然,他在来这里之前,就把一切都给想明白了。抓捕高欢这样的事情,看似是立大功,实则如同鸡肋一般,食之无肉弃之有味。

说真的,没什么意思。

“将军,前面有几个渔夫在岸边结网呢,让末将前去打探一下。”

副将对杨忠拱手请示道。

颍水岸边,居然有几个渔夫打扮,穿着短袖短衫的人在编制渔网,在河南各地烽烟四起的情况下,这种场面实在是诡异得很!

丘八们不仅杀人无情,某种程度上说更是无恶不作。离战场这么近的地方,这些渔民不躲船上,却到岸边来结网,不是活腻了是什么呢?

除非,他们根本就不是渔民,而且也没有船!

想到这里,杨忠有所明悟。

“贺六浑,总算是抓到你了!可让我们一顿好找啊!”

杨忠怀着试探的心思,对那几个渔夫模样的人大喊道。

这不喊还不要紧,杨忠一出声,那几个装模作样结网的人,拔腿就跑,连受到惊吓的兔子都自愧不如。

杨忠哈哈大笑下令道:“追!围起来!莫要让贺六浑跑了!”

杨忠身旁的亲兵早就按捺不住,带人骑着快马从两翼包抄,几十骑瞬间便将那几人团团围住了。

“贺六浑,如今你还有何话说?”

杨忠自然是见过高欢的,他走到对方身前,只是看到眼前这位如老农一般,风采全无的“高王”,杨忠也很难将其跟掌控半个北方的枭雄联系起来。

“成王败寇,不过如是,杨将军请自便。”

高欢淡然说道,显然,他也是认识杨忠的。能够掌控河北,长期跟刘益守斗法,自然不可能连刘益守身边的心腹嫡系都不认识。

“你去跟于都督说一句,就说我们已经抓到高欢了,这便带高欢回荥阳,就不去邵陵城跟于都督会面了。”

杨忠小声对身边的副将说道。

从建制上说,他是刘益守身边的嫡系部曲,只是临时调拨给于谨指挥的。如今算是完成了任务,自然可以脱离于谨指挥,能派人去打个招呼,已经是把要做的事情做到位了。

于谨顶多是心里不爽,也不可能拿杨忠怎么样,更不可能到刘益守那边去告状。

再说了,杨忠是刘益守的嫡系亲信,他有必要跟于谨走那么近么?很多事情,还是要避嫌的,也许将来某个关键时刻,这种刻意避嫌就能无意中救你一命。

作为“职业打工人”的杨忠,从来都是对此有着异常清醒的认识。

就在杨忠抓住了高欢的几乎同一时刻,颍水的西边,彭乐带着麾下骑兵,也发现了“高欢”的痕迹:近千人的魏军残兵!

“哈哈哈哈,总算是被我给找到了!”

看到颍水边上惊慌失措结阵自保的魏军士卒,彭乐举起长槊,命传令兵吹响冲锋的号角。

……

“主公,于谨来信,魏军残部投降,自魏将张保洛一下万余人皆束手就擒。”

“主公,彭乐部派人送来了高欢的首级,说是死于颍水边的乱军之中,首级在此。”

“主公,杨忠部抓到了高欢,正在返回荥阳途中。”

一条又一条或振奋人心,或令人疑惑的消息传到荥阳城的刘益守那里,他也有些搞不明白状况。

贺六浑到底死没死啊!为什么两个人送来的消息完全不一样?

彭乐说高欢死了,但首级上的脸到处都是伤疤,刘益守与高欢多年不见,也不知道对方现在究竟长什么样子,无法完全确认这个首级究竟是不是高欢的。

除非回建康给高伶辨认一下。

而杨忠则是说抓到了高欢本人,看起来这条消息的可信度比彭乐那边要高不少!

“彭乐多半是想浑水摸鱼,贺六浑应该是被杨忠给抓住了。”

刘益守很是肯定的对阳休之说道。

此战于谨收尾是没什么问题的,区别只在于,魏国那边会不会发兵攻打荥阳,会不会进行战略反击。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,东魏内部的矛盾,已经积累到相当可怕的程度了。

如果高洋不能凝聚人心,便不可能用“救援高王”的旗号把兵权都捞到手里,那自然也就不能对荥阳有实质性的军事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