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4章 世上唯有利益永恒(第2/3页)

他的日常言行,比当初的高澄不知道稳重到哪去了。

“屯田不得法,世家尾大不掉,如何富国强兵?”

高洋看着赵彦深问道。

“世子,兵不在多在于精。不如从六镇鲜卑中选取勇士,百里挑一得一军。不需要很多人,先定员一千人。

有这支兵马在手,世子说话的底气也会更足一些。

高王现在虽然对世子的态度很冷淡,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呢?

高王终究还是会把权柄交给世子的啊。有什么事情,世子不如放手去做,又怎么能畏首畏尾呢?”

赵彦深不动声色的蛊惑道。

“确实如此。”

高洋微微点头说道。

先弄一支绝对忠于自己的武装,人数很少的话,高欢不会在意的。

有高澄的前车之鉴,高欢肯定不会太过压制高洋。弄一支小而精的嫡系部曲,有助于将来平稳交班。

高欢也是老硬币了,不会不懂这个道理的。不得不说,赵彦深的建议很对路。

“然后呢,假如我弄到了一支精锐兵马,下一步要如何?”

高洋继续询问道。

“北上幽州,出长城横扫胡人部落,掳劫牛羊骏马,以充实田亩。然后手里握着这些牲口,就有资格跟河北世家讨价还价了。

有耕牛驽马也能开荒,很多事情都大有可为。

更重要的是,幽州斛律金部已经尾大不掉,趁此机会,正好将其收为己用。”

赵彦深出了个主意:打胡人去!

胡人是哪一家,自然只能是柔然人。

如今柔然是在执行远交近攻之策,对高欢势力很不友好!这样的隐患,当然要首先排除掉。要不然将来刘益守带兵北伐,柔然从塞外南下长城,劫掠幽州……那画面太美,高洋有点不敢想。

“能成么?”

“现在还不好说,但是世子若是选出一支精兵来,那便可以试试看了。

能把斛律金卷进来,高王怎么都不会无动于衷的。

到时候大军出长城,让斛律金部打头阵,又不碍什么事。”

赵彦深没有说“借刀杀人”这个词,但高洋已经领悟了出兵计划的本质与精髓,貌似确实有点意思。

“让河北世家出粮,斛律金出兵,出塞打败胡人以后,用部分牛羊赏赐他们。

打仗打赢了可以凝聚人心,说不定世子无法推行的改革,得胜归来以后就可以了呢?”

看到高洋还有些犹豫,赵彦深继续补了一刀。

“确实如此,但饭要一口口去吃。”

高洋微微点头,虽然赵彦深说得有些空荡荡,言之无物,没有具体解决办法,但是这个破局的策略其实还是很有新意的。如今东魏国内局势诡谲而沉寂,也是时候来一波大招了。

高洋觉得,高欢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,其实不是内忧外患,而是此前不断在军事上的失败与软弱,让势力内部的派系产生了不该有的心思。

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大打折扣,人人都在准备后路!

高欢现在不断割让国家的整体利益给麾下派系,实际上跟以身饲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。

然而无论是河北世家,还是怀朔老兄弟,胃口永远都是无法满足的。

唯有重铸武德,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,才能重新凝聚人心,恩威并施之下树立权威。

打胡人,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。

现在河北世家也好,整个东魏也好,最缺的其实不是土地,而是耕田的耕牛,运输的驽马等牲口,以及水利灌溉的设施。

而胡人,具体说就是柔然人手中,有大量的牲畜。

夺取这些东西,可以给国家带来立竿见影的国力提升。而打关中也好,打两淮也好,如果不能一次消灭对手,那么可以夺取的东西,实际上对于现在的东魏来说,性价比是很低的!

得胜的话,手里掠夺了这么多牲畜,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。

更关键的是,柔然现在很弱,它是在极度虚弱后,再度短暂复兴起来的。

底蕴比全盛时期要差得太多了。毫不客气的说,对柔然用兵,比打关中和打两淮胜算大得多。

“在鲜卑诸部中优选精锐,这件事我会跟父亲说的。其他的事情,就拜托你写个详细的计划出来,后面见机行事。”

高洋说得很保守,在高欢答应他选精锐之前,后面的事情都是无从谈起,现在说太多也没什么意思。

但高洋觉得问题是不大的,其实当初秋狩的时候,高欢就有用精锐震慑河北世家的意图。如今不过是换了个表现方式罢了。

……

寿阳城外下着小雪。

淝水岸边不远的一叶小舟上,刘益守穿着斗笠在垂钓。他一边钓鱼,一边嘴里还振振有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