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1章 何为人心所向(第2/3页)

如今这胖子提出一系列的“常平之策”,在刘益守看来也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,而且这一系列的政策,生命力极强,到了现代都还在用。

“好好准备,细化条例。新年后春耕之前,新政就会上马,以你的民生之策为先。”

刘益守微笑着的勉励道。

听到这话,杨愔这才松了口气,双手拢袖对着刘益守深深一拜。

“主公,属下之前还以为您会急吼吼的北伐夺回洛阳,现在属下便不忧心了。”

杨愔松了口气笑道。

“想多了,怎么可能毛喜说要夺回洛阳登基称帝,我就不顾实际要去争夺洛阳啊,饭都是要一口口去吃的。”

刘益守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,对于当皇帝什么的,他内心真没有感觉很火热,只不过有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不得已而为之罢了。

他要是不当皇帝,将来怎么收场呢?

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,权臣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,不当皇帝那就全家死光,没什么退路可以走的。

当不当皇帝,那不是他说了算的,他不想当,手下人和身边的妹子们都不会答应!

正在这时,斛律羡小心翼翼的推门而入,然后在刘益守耳边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。

“把人带进来吧。”

刘益守微微点头道。

很快,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和尚就被斛律羡引进了书房。

此人看起来慈眉善目的,只是显得有些老态,怎么看怎么都超过六十岁了,气色也不是很好。

身体绝对比不上整天摸鱼,心宽体胖的道希大师。

“大师深夜求见,有什么指教呢?”

刘益守疑惑问道,他好像不认识此人。

“贫僧法号昙鸾,陶仙师坐化白日飞升,特意让贫僧来给吴王送仙丹来了。”

昙鸾平静的说道,就好像他送的不是仙丹,而是斋饭一般。

他从袖口里掏出一个小木盒子,打开后,里面有一颗通体漆黑的大药丸。

这是?

刘益守和杨愔等人面面相觑,不知道昙鸾这是玩哪一出。

“陶仙师去世了么……”

刘益守看了看身边的善胜宝刀一眼,这可是陶弘景亲自锻造的宝刀啊,他心中暗叫惋惜。

陶大师人还挺好的,也是当初给自己保媒的人。

“陶仙师不是去世了,是飞升成仙了。”

昙鸾强调了一句,纠正刘益守话语里的谬误。

“好吧好吧,那这个……仙丹,到底有什么用呢?”

刘益守耐着性子询问道。

“既然叫仙丹,那自然是成仙,吃了便可以长生不老。”

昙鸾淡然说道。

站在一旁的斛律羡,想过去观摩一下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到底是什么鸟玩意,被刘益守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。

“沙雕王。”

“属下在。”听到刘益守叫他,斛律羡从沉思中清醒过来,拱手应答道。

“你去询问下建康周边有没有什么风水宝地,然后把……嗯,把这位昙鸾大师和这药丸一起埋了,让他到地下去钻研长生之道吧。”

刘益守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。

斛律羡没动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“主公是说……”

“拖远一点埋了,是不是还要我再重复一遍?”

刘益守不悦的瞪了斛律羡一眼。

斛律羡连忙去拽昙鸾的胳膊,却见那位僧人双手合十对着刘益守拜了一拜,转身便走了出去,一句辩解的话都没说。

昙鸾走后,杨愔这才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刘益守问道:“主公对长生之法真的一点都不感兴趣么?这位昙鸾大师可不是一般人,乃是从北朝到建康来讲学的,与陶仙师很有交情。当年在洛阳也很有名的。”

杨愔怀疑是不是刘益守根本就是个“假和尚”,对佛家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。这位昙鸾大师,某种意义上说,是跟陶弘景不相上下的人物,孝文帝时期出生的人。

“不管昙鸾是什么人,我都对所谓的长生没有半点兴趣。生为阳,死为阴,阴阳交替方为正道。一味求长生,岂不是逆天而行?

别说这仙丹很可能是假的,就算是真的,长生不老,对我而已也没有什么意思。”

刘益守长叹一声,也不知道是在叹息什么。

“主公是有大智慧的人,长生不老的诱惑,属下就忍不住。”

杨愔感慨说道。

刘益守笑而不语,没有点评。

不一会,斛律羡又折返回来,手里还拿着一封信。

“主公,昙鸾已经走了,留下了了一封书信,是之前就写好了的。”

挖坑埋人什么的,自然是刘益守说的玩笑话,斛律羡也没有当真。但是昙鸾反而是交给他一封信后,就飘然而去了。

其实众人虽然不相信什么长生不老,但也看得出昙鸾绝非泛泛之辈,肯定不是那种借着炼丹来趋炎附势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