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9章 双向奔赴(下)(第2/3页)

自从上次玉壁之战大获全胜后,河东那墙头草世家们,便头也不回的把高欢抛弃,投入到自己的怀抱。

献出了大量粮草。

要不是有这批粮草救急,他们去年冬天就饿死了!

如今,听闻梁军攻魏,打得高欢毫无招架之力,造成洛阳兵力极度空虚。关中之民大面积的忍饥挨饿,连军粮都要断了。

此等窘境,让贺拔岳下定决心,全军出击,到洛阳干一票大的!

这个提议一出,麾下文臣武将,无不欢呼雀跃,不存在任何反对的声音。出兵不是问题,问题在于要如何用兵!

贺拔岳困守关中,哪怕如今经略了河东,也缺乏争霸中原的触手与桥头堡。关中连年大旱,真是让人苦不堪言。

南不能走巴蜀,东不能出潼关,其间的困苦,只能说谁碰谁知道。当年秦国也是在夺得三川郡之后,才开始指哪打哪的。

巴蜀这边贺拔岳暂时没什么办法,不过如今洛阳这块肥肉摆在眼前,贺拔岳和他的小伙伴们可是不会放弃的。

在经过了一番热烈讨论之后,出兵的策略终于被定了下来。

洛阳号称小四塞,西边是潼关一条路走到黑,北面被邙山屏蔽,唯有西北方向是北中城与河阳关可以渡河到河北。

北中城的西北是轵关,连通着晋州,高欢的兵马可以通过晋州增援。北中城的东面是河内,在高欢势力的严密控制当中。聚集在枋头的兵马,就可以直接沿着黄河西进到河内。

这个方向会是高欢大军增援的主要方向。

洛阳以东是虎牢关,如今也被刘益守让给了元魏的杂鱼军队驻守,形同虚设。

因此,这次出兵的重中之重,就是北中城与河阳关的控制。等出轵关的这一路兵马控制了北中城,贺拔岳就可以带着大军主力从潼关攻打洛阳。

事实上,贺拔岳现在已经带兵出了潼关,来到了新安城密切关注洛阳的局势,就等着轵关的消息呢。

“阿岳,可以动手了吧。”

身材魁梧的贺拔胜拱手对贺拔岳说道。二人眺望东边,似乎都看到了洛阳城的城墙一般。

“此番孤注一掷,我心中亦是难安。”

贺拔岳叹了口气,有种说不出来的忐忑。

“有什么可担心的呢?”

贺拔胜疑惑问道。如今关中之兵几乎倾巢出动,没有输的可能!不管是军心还是士气都高昂到了极致,军中自上而下都要饿疯了!

“斥候来报,刘益守屯兵荥阳和白马渡,意图不明,似乎要攻河北。如此人物,岂能等闲视之?”

贺拔岳叹息了一声。

如果可以,他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;如果关中还是如秦代一样沃野千里,他大可以当乌龟笑看风云;如果……世间没有那么多如果该多好啊。

这次之所以会出兵,就是刘益守之前派使者送去的“攻略”。也就是说,这次两家实际上属于“各取所需”,完全不是同盟关系,甚至不排除兵戎相见。

既然是打的默契仗,那么能从这番围猎中拿到多少猎物,就各凭本事,不要怨天尤人了。

贺拔岳也不想来,但他不能不来。他不来,手下人就会哗变,人心就散了。要不怎么说刘益守这个人不可小觑呢,他总知道你最缺最需要的东西,让你连拒绝的话都说不出口。

“阿岳,箭在弦上不得不发。如今轵关通道已经被堵,高欢无法偷袭我们侧后方,是时候攻洛阳了。洛阳虽然不比当年,但还是比我们居住的长安要富庶多了,无论抢些什么都好,都能解燃眉之急。

若是能守住洛阳,则将来都不必担心关中缺粮了!”

贺拔胜最后这句话深深刺激了贺拔岳的神经。事实上正如贺拔胜所说的那样,得到洛阳以后,新掌控的土地,外加已经投靠过来的墙头草世家所掌控的河东,想来关中不会再缺粮了。

这两个地方,历来都是稳定的产粮区,受气候影响比较小。

“也是,多说无益,直接出兵吧。”贺拔岳紧紧握拳,已经下定了决心。

二人来到县衙,召集众将点兵。很快人都到齐,看到所有人都摩拳擦掌的样子,贺拔岳暗暗点头。

军心可用,再不出兵,更待何时!

“李弼!”

“末将在!”

“你与蔡佑领兵五千,从南面攻河阳关。攻破河阳关后,与韦孝宽之兵合围北中城。如果一切顺利,那么在北中城与河阳关一线设防,阻击高欢从河内那边而来的援兵!”

贺拔岳稳稳下令道。

“得令!”

人高马大的李弼上前,拿了令箭就走。

“李远、李穆!”

“末将在!”

“领三千精兵为先锋开路,清理高欢军斥候后,在洛阳城西面扎营。我亲率主力随后便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