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6章 那年十八,洛阳城下,站如喽啰(上)(第3/3页)

“他也配?”

高澄不以为然的反问道,见唐邕不解释,高澄陷入沉思,很快便抚掌大笑!

“高!实在是高!”

高洋十岁出头的孩子,他懂个屁!去的话啥事也做不了会让人潜意识里觉得是个草包。若是不去的话,又会给人一种胆小怕事,不能担当大任的错觉。

换句话说,高洋怎么做都是错!

而高澄是要在邺城监国的,他不去是天经地义,不可能有人说什么闲话!反倒是高澄提出让自己去,会显得不知轻重,为人轻佻好战!

高澄满怀深意的看了唐邕一眼,这个谋士,确实有两把刷子。每次都有出人意料的主意,却又不显得唐突与浪浮。

“这件事,便由你与孙尚书去说吧。就说是我的意思。”

高澄直接把锅甩给了唐邕。

“属下领命。”

唐邕淡然的给高澄行了一礼,他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。高澄虽然是他的主公,但他觉得对方弱点颇多,值得吐槽的地方简直是一言难尽。

不过这样也好,如果主公太聪明了,就没有属下发挥的余地了。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属下,是坐不到多高位置的。

从这个角度看,高澄也算是个不错的“明主”了。

……

“李元忠与封隆之部已到新郑,却没有继续挺进荥阳了,似乎是在等我们。”

杨忠带着斥候回到临时驻地,战国魏国都城大梁城的遗址,向刘益守禀告了侦查到的军情。

“他们倒是很谨慎啊。”

刘益守冷笑了一声,心中暗骂那两位是一等一的老硬币老狐狸。对于这种熟知兵法的宿将,还真是不能不小心应对。

从地理格局上说,有些地方是“形胜”之地,光靠一座城池,就能把敌军堵住,一步也动弹不得。

比如说玉壁城,比如说晋阳城。

但有些地方的防御进攻,是在争夺“格局”,并不是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主。

比如说彭城,比如说荥阳。

楚汉之争,两军对峙于荥阳一线不假,但其实荥阳城本身,是被项羽攻破过的。也就是说,守住荥阳城,未必就能夺得格局的绝对优势!

反之,失去荥阳城,也未必就是彻底失败。

荥阳城以东的索水,以西的汜水,外加虎牢关,北面的黄河,还有黄河对岸的枋头,这些地方,实际上都是格局中的一部分。

陈庆之当年北伐之所以在最后关头险之又险的战胜了魏军,其中有很大的因素就在于元天穆对于荥阳格局的理解远不及陈庆之。

把大量部队匆匆忙忙的投入到荥阳城内,这便跟足球后卫奋不顾身去铲球一样。

成了打反击,输了赌门将!

而今李元忠和封隆之就比元天穆要机敏得多,到了荥阳以南的新郑后,并不急急忙忙的钻入荥阳这个死地!而是看刘益守如何用兵,他们再来如何应对。

“敌将勇猛,则智取。敌将睿智,那么狭路相逢勇者胜。传我军令,全军向西开拔,奔赴荥阳!”

刘益守斩钉截铁的对杨忠说道。

这会不会太刚了?

杨忠还想再说什么,却见刘益守面色坚决,岿然不动。

他只好双手抱拳道:“得令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