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3章 政治正确(第3/3页)

刘益守看了看王伟等人说道:“现在还不是时候吧?”

“主公,这是权臣的一种象征。主公现在哪怕说自己不是权臣,也没人信啊?”

王伟嗤笑道:“在世人眼里,主公取而代之也是迟早的事,或者一不小心就全家奔赴九泉之下,难道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么?”

“使君谢罗敷:宁可共载不?听过这首汉乐府的《陌上桑》么?”

刘益守翻了翻白眼,都懒得呵斥王伟等人了,一个个嗷嗷叫的猴急。

“连那种好色之徒强抢民女都知道问美人要不要上车坐一坐,难道我就直接在自己脸上写自己想篡位?”

“划掉,划掉,划掉,这些没用的全都划掉。”

刘益守将那张写满了称谓的纸上划掉一串,只剩下:吴王,大将军,都督中外诸军事,就连开府仪同三司都划掉了。

“淮南王英布造反,淮南王刘安还没造反就胎死腹中,淮南袁术率先称帝,这个淮南王很不吉利,天生就是造反的,给人观感很差。改为吴王正合适。”

刘益守微微点头,对“吴王”这个称呼很满意。

“主公,那些官职都是细微末节。三吴之地,我们要如何掌控?”

陈元康忍不住开口问道。

这次虽然只是跟三吴那边的兵马稍有交战,但对方展现出来的恶意,却是不加掩饰的。刘益守把萧纲丢那边,不过是希望将这些人全都一网打尽罢了。

说是这样说,落到实处,却依然不能只靠嘴炮。

“师出无名,容易破坏朝廷的威信。如今建康很多人都闭口不言,不过是忌惮我们兵强马壮。若是贸然出兵,又是师出无名。一旦战败,现在的稳定局面就维持不住了。”

刘益守对这些早就了然于胸,本来是不想说的,可手下谋士问起来,还是不能不提一嘴。

果然,陈元康和王伟二人都微微点头,赞同刘益守的想法。如今的情况就是这样,打三吴有些投鼠忌器,不打又不行。毕竟,南梁的财税,多半都是来自三吴地区。

侯景之乱后期,侯景之所以战败,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补给不足。三吴地区的豪强都反对侯景,失去了财税重地,建康的政权怎么能维持呢?

“等萧欢登基后,我们会把军令下到三吴地区。一个是让那边支援钱粮到两淮和河南地区,二个是让那边出兵,如今新皇登基,正是一扫颓势,北伐收复旧都河山的时候。”

刘益守斩钉截铁的说道。

“北伐?”

王伟和陈元康大惊,如今可不是北伐的时候啊,出兵北面那是要动员全国之力的!

“不是北伐,是告诉三吴地区的豪强们,我们要北伐。”

刘益守摆了摆手,纠正二人的说法。

王伟和陈元康都是聪明人,一下子就听出来了刘益守的言外之意。

“主公是说,如果三吴出兵出钱,我们就直接笑纳,北伐亦是有了很多底气。若是对方不肯就范,我们则可以用各种手段对付他们,直到最后出兵三吴。是这个意思么?”

陈元康恍然大悟道。

这招够狠,三吴豪强出兵出钱等于肉包打狗,想来他们是绝对不肯出兵出钱北伐的。而一旦对建康朝廷的军令阳奉阴违,刘益守就有机会借口平叛,把妨碍北伐的大帽子扣到对方头上。

到时候怎么收拾这些人都可以甩开膀子干!

如果你会武功,那你一定是犯人;如果你不会武功,我会让你爽到极点!

刘益守果然不是好惹的,肚子里坏水咕咕往外冒。北伐就是梁国的“政治正确”,谁跟这个作对,谁就是坏人。

众所周知,既然是坏人,那就是一定要被制裁的。三吴的豪强想不想当坏人,还真是耐人寻味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