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2章 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(上)(第2/3页)

都是给萧氏打工,需要把自己的命给赔上么?一个太庙都能砸的疯子藩王,难道还忌惮多杀几个人?

不得不说,用抛石机砸太庙,确实让建康城内外的人看到了萧绎那不死不休的决心!面对这样的狠人,一般来说只有两个选择。

第一个是在第一时间把他干掉,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。

如果做不到第一点,那么还是尽量选择不与之为敌的比较好,最起码也别被那位给惦记上!

如今柳仲礼就感受到了这样的压力。

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使者送来一封信,什么也不说,就站在一旁等柳仲礼的回复。

在信中,萧绎问柳仲礼:

你父年纪也不小了,难道你希望没有人来给他送终么?希望柳氏一门被灭?

杀君弑父的人是萧纲,这样的不忠不义之辈,你作为忠于国家,深受前任天子厚恩的人,是不是应该考虑下弃暗投明呢?

若是负隅顽抗,你死了没什么,你父死了也没什么,我还会让梁国的柳氏都背上弑君的罪名!让你们遗臭万年!

只要你现在把湘东王大军的旗帜竖起来,缴械退到一旁好好的观看战斗,不需要你亲自攻打台城。我就可以保证你将来的荣华富贵,甚至可以重新掌控兵权。

当然,现在说那些还很远,到时候想要重掌兵权,需要有更多的表示,比如说跟萧纲划清界限。

我只给你一晚上时间考虑,天亮后,四方大军就会合围你的大营。

看完信,柳仲礼内心陷入极度的纠结之中,整张脸上的五官都拧到一起,又是狰狞又是不甘。

“湘东王还说了什么没有?”

柳仲礼不由得语气客气了几分,这种表现,完全是下意识的,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。

“殿下没有说任何话。”

那位使者语气平静的说道。

柳仲礼亦是没有说话,脑子里一会想的是父亲柳津还在台城,自己若是背叛,只怕他会凶多吉少。一会又担心萧绎攻破台城后,柳氏一族只怕会被萧绎灭族以儆效尤。

他越想越害怕,进也不是退也不是,手里握着的那封信,仿佛有千钧的重量。

柳仲礼又把信看了一遍,眼中凶光一闪,内心已经作出了决定。

“回去告诉湘东王,明日天亮,大营就会举起义旗。攻打台城,我部必为先锋。”

柳仲礼咬牙说道。

“在下这就回去复命,对了,柳将军还是修书一封为好,毕竟口说无凭。”

那位信使不阴不阳的来了一句。

“好,在下这就写。”

柳仲礼二话不说,拿出文房四宝开始写信。

……

刚刚天亮,台城上巡视的哨兵就看到令人大事不妙的一幕。

秦淮河北岸的柳仲礼部,换上了湘东王大军的旗帜!而之前在秦淮河南岸的敌军,已经顺利渡河,开始在台城四周打造攻城器械!

卫兵急匆匆的赶到台城的显阳宫,萧纲正在跟柳津商议台城的防务,这位卫兵看到柳津也在,一时间支支吾吾不知道该不该把城外的情况告诉萧纲。

“有什么事情,赶紧禀告给朕!”

萧纲不悦的对卫兵低吼了一句。如今他蓬头垢面,看不到一点皇帝的仪态,也是被萧绎逼得快要走投无路了。

嗯,现在把“快要”二字去掉,似乎更妥帖。

“柳仲礼投靠了湘东王!”

卫兵憋了半天,憋出这么一句话来。

柳津吓了一大跳,冷着脸对卫兵说道:“谎报军情可是死罪!”

“陛下,去台城城头远眺秦淮河,一看便知。”

这名卫兵也是急了,生怕被萧纲迁怒。

惊闻噩耗,萧纲此时也实在是顾不上去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了。卫兵在前面引路,萧纲和柳津一路跟随,三人来到台城的时候,就看到羊侃已经一身戎装的站在城头眺望不远处的柳仲礼大营。

换了旗帜,自然是换了阵营。柳仲礼突然投降萧绎,看上去很是突兀,实则在羊侃意料之中。

原因很简单,因为萧绎是萧纲的兄弟,只要萧纲身上有污点,比如“弑君弑父”一类的,手下亲信就可以很轻松的把自己洗白。

背叛成本实在不要太低了。

当然,如今台城四面都是萧绎的兵马,柳仲礼腹背受敌之下,被萧绎派人蛊惑收买改换阵营,也是人之常情。

人心,是经不起考验的,只要有人开出更高的价码,总是可以收买的。

羊侃扪心自问,如果城外是刘益守派兵攻城,难道自己还要拼死抵抗不成?萧绎开不出收买他的价码,所以他就是萧纲麾下最忠诚的卫士,仅此而已。

“陛下,如今柳仲礼投靠萧绎,台城孤立无援,只能靠我们自己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