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3章 神器太重,拿着烫手(第2/3页)

“先帝私人印信在此,这东西是真是假你一看便知。哪怕我是驸马,也不可能从先帝身上拿到此物,更不可能自己写下这份遗诏,也没有必要去写让你们兄弟二人当中的一个当新太子。

事已至此,你有什么想法?”

刘益守叹了口气,不再言语。

“姑父……这,这,这……”

萧詧语无伦次,天下掉下来一个太子的馅饼,把他给砸晕了。他很明白,自己大哥萧欢性格懦弱,如今梁国大乱,各路藩王群起而发兵建康,估计会有打不完的仗!萧欢是不可能当这个“太子”的。

然而神器太重,拿着烫手,不拿虐心,为之奈何!

萧詧简直要急疯了。

刘益守看他犹豫不决,接着劝说道:“你兄长是绝对不会接受这个太子之位的,哪怕他知道这是先帝的遗愿。

你父身为前任太子,深得民心,仁而爱人。你们本身就应该继承太子之位。当初天子一念之差,以至今日之祸。他想拨乱反正,却不想有人不想看到你们当太子,宁可弑君挑动国家大乱!

国家社稷,自有其法。拨乱反正,时不我待。你要不要当一个中兴之主,就看这一次了。若是你不愿意,我马上将这份诏书扔到汉江里面,然后立刻回寿阳去,你就当我没来过。”

“姑父……本王,本王愿意当太子!”

萧詧咬咬牙说道,他也豁出去了。有句话叫“天予不取,必遭其咎”,现在有两淮强藩,又是自己姑父的刘益守鼎力相助,又是秉持大义名正言顺。

于情于理,都没有理由去拒绝!

“你要记住,众多藩王,包括伪太子萧纲,都是在谋反。只有你才是真正的太子,只有我们两淮的兵马,才是真正在拨乱反正,勤王讨逆!只有我们一起,才能为国家拨乱反正,中兴梁国。

谁跟我们作对的,谁就是乱臣贼子,你要有这个信念,不要有任何怀疑。”

刘益守按住萧詧的肩膀,一脸坚定的说道。

“姑父……本王,不,朕现在命你为大司马,都督中外诸军事,开府仪同三司。负责统帅所有愿意勤王的队伍,我们带兵入建康,平息各路叛乱,再造国家中兴!”

萧詧慷慨激昂的说道,他很快就进入了角色。这种事情嘛,既然决定干一票,那就别想太多,一个劲的莽就完事了。

王伟以前听说当年刘益守在洛阳的时候,靠着一张嘴就敲开了河阳关的大门,都以为是好多人为了拍刘益守的马屁而故意夸大其词。

今日一见才知道,自家主公这张嘴真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。他们这帮北面来的“叛军”,摇身一变,成为名正言顺,官方认证的“勤王义师”。

这个世界太疯狂,老鼠给猫当伴娘,这回王伟算是见识到了。

“姑父,不,大司马,请入城详谈!”

萧詧难掩兴奋的说道。

“陛下先走。”

刘益守十分上道的做了个手势。

“哈哈哈哈哈哈哈!”

萧詧不过十六七岁,还是少年心性。他挽着刘益守的胳膊说道:“朕与大司马一同入城。将来,朕必不负卿。”

哪怕连一座额外的城池也没有占过,萧詧却已然把自己当做皇帝看待,跟当初年轻气盛的元子攸没有任何区别。

刘益守心中暗暗感慨,皇权这种东西,还真是很容易令人失去理智,难怪古今中外那么多人因为皇权的魅力而丧失人性。

……

来到襄阳城内,刘益守不经意的四处查看,城内的商铺居然都有开着门的。来往行人,面无菜色,街面井然有序。

看得出来,“穷人的孩子”早当家,萧统死后,萧詧来到襄阳就藩,治理地方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。

一行人来到太守府的书房,屏退下人和侍卫以后,萧詧这才从桌案上的镇纸下面,抽出一封书信递给刘益守。

“朕接到大司马的信也没有几天,而湘东王萧绎的书信就不期而至。他在书信中鼓动朕和兄长一同出兵建康,跟他合兵一处。

朕看他不安好心,于是便没有同意。如今萧绎的人马在巴陵城附近训练水军,蠢蠢欲动,似乎有攻打江陵的打算。”

在古人印象里,长得丑的就是坏人。而萧绎这种瞎了一只眼的,更让人觉得为人阴沉,心思诡谲。

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。萧绎要出兵建康,自然必须要保证后路无忧。江陵不仅富庶,而且四通八达,萧绎眼馋很久了。

我料他在出兵建康前,定会先出兵江陵。”

刘益守十分笃定的说道。

按道理说,建康都没有占领,就先树立敌人,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愚蠢的。

然而在前世史书上已然见识过萧衍的那些贤子孝孙们“精彩表演”,刘益守知道,萧绎不但做得出这种事情,而且会把萧欢和萧詧杀之而后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