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(第3/3页)

什么时候要撤兵,什么时候要开打,直接放一支烟花就行,比你去传令不知道快哪里去了。不同的颜色也比狼烟更有辨识度,放完还能赶紧的跑路。

“恭喜主公得此利器!”

众人都围过来向刘益守祝贺道。

“行了,在作坊里加紧生产,普及全军。火药的配方严格保密。参与研制的人,无论职位高低,都有赏赐。”

刘益守一脸严肃对那位工匠说道。

“谢都督厚爱。”

将现场清理完之后,刘益守带着陈元康和王伟二人在田埂边散步,秋收已经快要结束,他们所在的田里已经光秃秃一片。

“今年水灾旱灾交替,寿阳还算好,只是其他地方就难说了,估计到冬天会有不少灾民。”

王伟感慨说道。

“不少是多少?”

刘益守皱着眉头问道。

“寿阳所在是大州,迁徙了各地移民以后,才有户口二十万不到,其他州郡每个州大概十万户多点,也有比十万户还少的。这还是我们劫掠和招揽了不少户口,把世家隐藏黑户都算上。

此前一个县不过一两万户而已,有的还不到一万户。两淮到底不比建康,那边不算匿藏户口,官府在册的就有二十八万户。

主公若是不得建康之人力,恐怕难以自立于天下。”

王伟叹息说道。

萧衍这种就是属于一把好牌打稀烂的,建康那么多人口无法转换为人力资源。这些人若是专注农战,五户养一兵这种程度的宽政,也能得六万吃喝不愁,不事生产的精兵。

何愁天下不平?

“今年冬天,开仓放粮,吸纳各地流民安置,以寿阳为中心,在周边郡县安置,分少量田亩以糊口,顺便实行从军授田的策略。”

有些地方豪强那边暂时不好动,但是可以用流民和灾民来稀释豪强的影响力。

“长猷啊,前朝刘裕颁布的《占山格》,你那边改进的条目都写完了么?”

刘益守微笑问陈元康道。

“回主公,都写完了。”陈元康拱手说道。这点工作量对他而言都是小意思。

“好,先放风出去实行一下,看看谁会跳出来,把名单先理出来,一个一个记录在册。我们今年冬天要出兵悬瓠,正好让那些人以为我们干打雷不下雨。等得胜归来,我们再按名册上的人,按图索骥,一个一个揪出来收拾。

这就叫勿谓言之不预也。”

刘益守嘿嘿冷笑道。

啧啧啧,这手段真踏马的下贱。

王伟和陈元康二人唏嘘感慨,心里为某些人默哀了几秒钟。你不跳出来,不反复的作死,怎么有由头收拾你呢。

刘益守的这波郑伯克段,实在是用得不怎么稀奇,老银币套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