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9章 紫微星抬头(第2/3页)

每一个郡的工程量其实都不算惊天动地,要做的事情也不复杂。可问题是,这是围绕着河流做文章,河流流经的地段都需要处理,这可以比喻为一个人身上的某条大动脉,要修补这条动脉,不是割块肉就能解决的。

从河南的北新蔡郡,再到寿阳郡,再到南面的合肥郡,这些地方的蓄水与河道都需要统筹处理,才能达到根治水患的目的。哪一个地方不配合,工程的效果就大打折扣。

然而,哪怕刘益守能调动自己治下的几个郡配合施工,萧衍治下的那些贪官污吏们,肯配合么?

让他们不从百姓口袋里摸鱼,已经是逆天之举。想让这些人配合修水利,那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
当然,为了打仗,统治者们还是很愿意用水淹这种“高性价比”的活动。当年萧衍为了水淹寿阳,修筑了“浮山堰”,然后……除了死一大堆人以外,没有任何效果。那些就不算什么水利工程了。

刘益守在书房里等了一会,这才等来王伟、陈元康、崔暹、杨愔等人。

“涡口决堤,虽然水淹不到寿阳,可是预计我们有麻烦了。”

刘益守沉声说道,听到这话,众人面色齐变,旋即释然。两淮洪涝,又不是什么新鲜事,不说别的,梁国建立以后,都闹了多回了,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。

“淮河水系汇聚,湖泊交错,贯通东西,实在是不太好治理。”

陈元康不动声色的说道。

“待天亮后,召集郡兵去涡口查看情况也不迟。”他又补了一刀。

“可以的,明日我让源士康带兵前去救援,我随同前往。”

刘益守微微点头,一切只能天亮再说,现在黑夜外面又如此大雨,什么事情也办不成。

“很多州郡乡里的人才,离开家乡必定要重新谋生,招贤馆可以多宣传一下,吸纳各方人才。这是个好机会。”

陈元康终究是没忘记正经事。

“可以,此事你盯好了。”

“主公,洪灾后,必有大疫,派人去建康采买药材,刻不容缓。主公之前不是要消耗掉那些铜钱铁钱么,这次正好一并办了。”

王伟也开口说道。

“此计甚好,顺便用府库里的布匹去收集民间铜钱铁钱,张贴告示,如果今年秋收前不兑换,今后将禁止兑换。”

刘益守当机立断拍板。

“主公,抗洪需要人力不少,还要赈灾。这些都指望不上萧菩萨。”

杨愔轻声说道。

众人齐齐点头,萧衍这家伙什么德行,大家全都心知肚明。人死归极乐,萧衍对民间可没多少同情心。

“你觉得怎样办比较好?”

刘益守问道。

“回主公,以工代赈,只包每日饭食。暂时将灾民安置在寿阳,顺便将其编练为部曲,打散原属地后建立新村落。至于受灾郡县,将来全是无主之地,主公可以用优厚条件招募萧衍治下的户口移民。

至于受灾土地荒芜,正好休田,何乐不为?

主公有先见之明,在芍陂屯田,粮草足以供给数州之户口,我们不缺粮,人在地就在。大灾之后,我们的力量可以渗透到萧衍治下的周边郡县了。”

杨胖子一番话还是很有见地的,不愧是搞经济的人才。

刘益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:“遵彦(杨愔表字)此言深得我心,此事交给你办好,我让杨忠配合你,不听话的豪强也好,世家也罢,你想怎么处理都可以。天灾来了,杀些人,少点人祸,我不介意。”

听到刘益守这番杀气腾腾的话,众人都是提起心,果然,自家主公就像是三更天进宅的夜猫子,机会来了就不会放过,绝不会空手而归。

看到众人都有任务,唯独自己一旁看着,崔暹也有些着急。

“季伦(崔暹表字),你带着斛律羡和他麾下那百号人一起,去找我们管辖下的所有寺庙,一家一家的找。

佛祖慈悲,两淮水灾,洪水无情佛门有情。让他们这些平日里吃斋念佛的和尚们有人出人,有钱出钱。至于那些一毛不拔的铁公鸡,教育他们一下,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出家人慈悲为怀。”

刘益守微微一笑,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魅力。

“教育?要如何教育?”

崔暹一脸迷惑不解。

“军中的旗杆,很久没有挂人上去了,它们都很寂寞的。偶尔挂几个人上去示众,既惩治了坏人,又教育了群众。就是这么个教育法。”

刘益守慢悠悠的“解释”道。

懂了!

在场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,全都心中了然。

要挂旗杆早说嘛,这些事情他们都很熟的!

……

涡口所在的三角洲区域,已经全部被淹。马头戍也被洪水淹没,夯土垒起来的堡垒有一面已经塌了。不过水退去后,城内已经没有洪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