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8章 一切最终解释权在刘都督手里(第2/3页)

……

夏天到了,窗外一阵阵炎热的气息扑面而来,整个府衙大堂内,无论是谁,也没法规避这种灼热焦躁。

但在场众人的关注点都不在这上面。

“主公,按照您之前的吩咐,我们近期集中力量去解决军中青壮尚未成家的问题。将本地世家豪强家中的女仆,侍妾等等,按彼此自愿的方式落户成家,并分田到户。”

王伟将手中的册子放下,对刘益守行了一礼。

他自己都分了个妹子,其他的人,自然也不能落后。刘益守对此非常开明,只要不是强买强卖,一律放行。

毕竟,自己身边妹子都够多了,怎么好意思指责别人!

“很好,有恒产者有恒心。那些居无定所的无业游民,若是从军,会不知道忌讳不知道教训。赢的时候忘乎所以,输的时候如丧考妣。成家以后,就令人放心得多了。”

刘益守吃下去一块冰,浑身都感觉到凉爽舒适。

他提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大字,墨迹干了以后,拿起来让府衙大堂的众人们观看,只见上面写着:懒惰者可耻!

“遵彦(杨愔表字),回去以后,让我们领地诸多郡县都清查一下,有没有无所事事,游手好闲的人。如果有,无论原因,全都给我抓到寿阳集中起来。”

刘益守看了看身边还有只乌鸦在喝水的潘乐说道:“统一送到潘将军大营内。”

这样也行?

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,每个地方都有那种既没有田可以耕种,又不想好好做事的无业游民。这样的人,每次动乱起来的时候,他们都是最先拿起武器的那批人。

历史上诸如刘裕、赵匡胤等人,发家之前都扮演过类似的角色,可以算是光辉人生的黑历史了。

“劳动创造价值,上者劳人,中者劳智,下者劳力。不劳动的成年人,没有存在的必要。这些人不劳作,那就把他们集中起来改造。

我们吃的用的,都是劳动的成果,有些看得见,有些看不见,但人不能闲着。比如说商贾,看似并未创造任何东西,低价买高价卖。但是他们是货物流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。

淮南的橘子,没有商贾贩运,洛阳的人能吃到嘴里么?

我说的要改造的那些人,是整天乡里游手好闲的那一批。”

刘益守说的道理很简单,却又很不简单。在场众人都是若有所思。

“那……寺庙里的和尚算不算?”

王伟疑惑问道。

刘益守叹了口气,指了指自己问道:“我也是魏国册封,有度牒的和尚,你认为我每天都很闲么?”

这话说点子上了。

“阳休之会说话,让他去寿阳和周边郡县的寺庙,跟那些方丈住持们聊聊。”

聊什么呢?

虽然没人问这个问题,因为太敏感了,但是众人都一齐看向刘益守。

“和尚分为两种,一种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和尚,侍奉佛祖之前,先要为社会创造价值。还有一种和尚是没有贡献的,他们只消耗社会的财富。

我举个例子,我就是前一种和尚,萧衍则是后面一种,你们明白了么?”

完全不明白!

刘益守这话弯弯绕绕的,让人云里雾里搞不清楚状况,府衙大堂内开会的众人绝大多数不知道刘益守到底在说什么。

“主公,您要不还是直接说吧。”

陈元康觉得刘益守表达得太累了,他听懂了,可是在场很多人都没有听懂。

“咳咳,是这样的。”

刘益守轻咳一声,因为太过无耻,他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。

“寺庙呢,我们说它对社会有贡献,那它就有。如果我们说没有贡献呢,那它就没有。这个道理你们明白了么?一切以我们的解释为准,其他人,包括萧衍,说的都不算。

现在寿阳的田还很多,犯不着跟这些寺庙对着来,可以先敲打他们一下,让他们把佛寺里面的所谓佛田,还有在这些田地上劳作的佃户,吐一部分出来。我们给他们发委任状,认证过的,就好寺庙,允许他们继续侍奉佛祖。

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的,直接搞死,把寺庙改建为学堂,请人来这里讲学,请周边乡村的孩童甚至大人来听课。花费的钱财嘛,就从那些佛田里面出。然后我们将来再从那些学生的俸禄里面扣除。

一句话,寿阳周边郡县的佛寺,不听我们号令的通通搞死。先礼后兵,寺庙周边的乡民,要派人去耐心的解释我们这么做他们有什么好处。”

这次的步子真的迈得很大,真的没问题么?

看到手下人都不太理解自己的做法,刘益守也有些失望。

他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说道:“我崇尚节俭,是一种表率。但是呢,你不能要求其他人跟我一样,这样和人们所预期的想法很不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