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

“苏州?”顾念分外疑惑,仔细看了两遍,确定自己没有认错。

“镇北军辖地,有苏、扶等州,苏州与对岸镇东军所辖的青州登州相对,想来便是此处。”山宗笑眯眯地看了顾念一眼,“顾小郎君可是将这里与镇东军下辖江宁府的苏州弄混了?”

这个时代居然有两个苏州?闹了个乌龙的顾念有些尴尬,耳朵泛红,“是我见识浅薄了,只知道江宁府有个苏州,却不知道北边还有一个。”

“我也不知道。”年深泰然自若地站到了同样‘无知’的位置,缓解了顾念的窘迫。

山宗摇了摇头,“顾小郎君说笑了,你若是见识浅薄,世上还有几人敢自称有见识?”

几人谈论之间,便已来到城门前。

顾念他们的过所还在靺鞨部落的行李里,所以在渔村分别之前,他特意拜托船主和村里的村长各自帮忙写了份保书,打算跟守门的兵丁说明情况,进城去办份临时的过所。

大约因为此地是船难的多发之地,兵丁们已经见惯了类似因为落海而没有过所的状况,并没有过大盘问,随便看了那两份保书几眼,就将他们放进了城。

几人进城之后,第一站便先去了县衙,县丞收过钱后,办事也很痛快,程序化地问了几个问题,便给他们发放了苏州城的过所。

尽管这种临时的过所只能在本地行动,对顾念和年深来说也够了,毕竟他们也得等跟吴鸣会合后才会离开,到时候拿到行李再去别的地方,自然就不用愁了。

等他们离开县衙,就已经到了掌灯时分。

从县衙出来,转过一个巷口就是街市。也不知道是临海码头的关系还是此地距离长安路途遥远的缘故,总之这里似乎完全没有了宵禁的概念,周围依旧人来人往,夹杂店铺伙计招徕客人的响亮嗓门和路边摊热气腾腾的食物香味,烟火气十足。

如果不跟南方那座同名的城池比较,单从镇北军所辖之处来看,这座北方的苏州城其实也算得上繁华。

街面上的人口音纷杂,打扮各异,三人很自然的融入了人群。

顾念原本是打算先找家客栈住下再看吃什么的,但是街边那些小摊的香气实在是太诱人了,他没忍住,先是花两文钱买了两块玉梁糕,后来又买了一纸兜油塠。

此地的油塠不是长安那种甜口加糖的,反而用了猪肉和章鱼肉,做成咸口,颇有些章鱼小丸子的口感,味道异常鲜美。

“太好吃了,你快尝尝。”顾念尝了一个之后,便‘爱不释口’,立刻用竹签串了一个往年深嘴巴里塞。

年深怔了怔,下意识地看了看四周热闹的人群,大街上喂食,是不是有点不成体统?

“真的很好吃。”顾念丝毫没有意识到‘体统’的问题,盛情推荐着手里的美食。

年深无奈,只得硬着头皮抛开顾忌,配合顾念张开嘴吃了下去。

原来如此,看着他们‘卿卿我我’的模样,山宗眉峰微扬,露出丝浅淡的笑意。

再往前走两步,又遇到了烤肉串的店铺,顾念便把先前的玉梁糕塞给年深,又买了一大把肉串。

就这样,顾念维持着‘逛’──‘吃’,‘逛’──‘吃’的愉快节奏,等到他们找到客栈,放下行李坐到桌前想吃晚饭的时候,顾念已经完全吃不下了。

这家客栈的格局跟沛遥那边差不多,为了提高店铺的利用率,也是楼上客房,楼下兼做酒肆。

顾念他们下来吃饭的时候,店里客流高峰已经过去,只有四桌客人还在,桌面上的菜吃得七七八八,人也喝得眼花耳热,正在就着烛火高谈阔论,把酒闲聊。

见店里的伙计不忙,吃不下的顾念便给了他几文‘小费’,索性打听起神医的事情。

这位神医果然是苏州城里的名人,提起他,伙计的话就滔滔不绝。

神医姓莫,据说才三十岁出头,留着山羊须,平常做道士打扮,手里时长拿着把红玛瑙柄的芭蕉翠羽扇。

他是两年多前云游到此处的,说是与此地有五年的缘分,便暂时留了下来。不过,他平日有一半的时间会四处游走给人治病,大半时间其实都不在苏州。

神医最出名的事迹,就是顾念先前在渔村已经听过的业火烧疫病。

除此之外,神医还施展仙术,只用三针就帮一位遭遇海难为亲人哭瞎双眼的船客医好了眼睛,让他重见光明;剖开一个已经死去的孕妇和肚子,救出了一个活着的婴孩,等等等等,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听起来极为匪夷所思事情。

“那莫神医住在何处?”听完伙计的话,顾念更想见这位神医了。听起来,对方不是一个擅长自我包装的惊天大骗子,就是一个难得的学识渊博甚至还懂些‘科学’的医者。

“呦,那可真是不巧,要说莫神医住的倒是不远,就在隔壁街的云清观。但小郎君晚了一步,莫神医前些日子就被侯府请去给老夫人看病了。”伙计遗憾地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