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杜昙昼:”我又聋又哑,还不识字。“(第3/7页)

最重要的是,这个被砍手的扶引,会不会对处邪朱闻怀恨在心?他有没有一瞬间动过反抗的念头?

杜昙昼决定,从扶引开始调查。

第二天,杜昙昼利用乌今商人的身份作为掩饰,在都城内进行隐秘的查访。

整整一日的奔波后,他总算用他那蹩脚的焉弥语,弄清了扶引的来历。

扶引今年三十八岁,十五年前从家乡来到王都,成为了王庭一名普通的低级官员。

据说他为人诚恳稳重,不管在何处任职,长官都挑不出他的错处。

凭借着极好的名声,他以一个平民出身的背景,通过十年的努力,一步步成为了摄政王宫里的事务官。

再后来,因为受到了处邪朱闻的信任,被派去当了辛良遥在王都的联络官。

后因辛良遥事败,受了砍手之刑。

至于他没有被杀的原因,世人众说纷纭,大多都认为是扶引功大于过,才会被阴晴不定的摄政王饶了一命。

但也有人像那时酒肆里的客人那样,说他能活下来,完全是乌石兰的功劳。

乌石兰?功劳?

在莫迟宫宴上的惊天一刺后,竟然还有焉弥人会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。

无论真相究竟为何,扶引在被砍掉右手后,不仅没有被免官,反而获得了升擢,拿到了一个官职不低的官位,每日都能出入摄政王的宫殿。

如果时间充裕,杜昙昼也许不会把他当做潜伏的对象,毕竟免于死罪和加官进禄两件事一起,可能就足以消除扶引心中对处邪朱闻的恨意。

但杜昙昼没有时间了。

一旦焉弥与大承开战,处邪朱闻离开王都,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不再有意义。

第三日的晚上,在扶引府外埋伏了一整天的杜昙昼,终于等到了目标人物的出现。

他拨乱头发,披上早就准备好的破旧衣裳,在扶引的马车驶过街口时,借着夜色的掩盖,倒在了他家的侧门外。

这个位置不会太过明显,但又足以让扶引注意到他的存在。

之后,一切如他所料,扶引发现了他,并将他带入了府中。

跟在扶引身后,杜昙昼迈过门槛,被他一路带到了一间房外。

扶引站在门口,对下人吩咐了几句,下人匆忙离去。

不久后,房中似乎飘出了蒸腾的热气,热气十分潮湿,像是从蒸锅里散出来的。

杜昙昼暗想,从未听说焉弥有吃人的习俗,扶引这是要做什么。

“你——”扶引转过头,刚想对他说几句话,想起来他听不见,又开始比划:“你、进去、脱衣服,懂吗?”

杜昙昼一脸茫然,他的困惑无需假扮,因为他真的一个字都没听懂。

“啧!麻烦!”扶引打了半天手势,见他还是不懂,干脆直接上手脱他衣服。

杜昙昼一惊,猛地后退一大步,紧紧裹住衣裳。

倒不是他害羞,虽然他也不想让莫迟以外的人看见自己的身体,但更主要的理由,还是因为他在袖管里藏了一把袖箭。

这把只有八寸长的袖箭,是他离开柘山关时,赵青池送给他的。

黄铜所制的箭管里,一共装了六枚短箭,射出后,可以击中三十步以内的敌人。

扶引见他一副抵死不从的模样,直接当着他的面一脚把房门踢开。

房内摆放着一个木桶,下人正在往里倒热水,蒸汽就是从桶里散发出来的。

扶引皱着眉头一脸嫌弃:“我是让你去把自己洗干净!你这个样子,别说夫人了,连我都看不下去。”

“您打算把他送给——?”侍从这才明白自家大人的用意:“怪不得您要把这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傻子带回府!”

扶引扔给他一个“要你多嘴”的眼神。

侍从缩了缩脖子,少顷后,忽然想到什么,眼珠子一转,道:“大人,如果您要把他送到那边,那是不是就应该这么脏兮兮的把他送过去啊?否则那边要是起了疑心……?”

扶引想了想,点点头:“你说的有道理,算了!不洗了!你跟我走!”

他朝毫无头绪的杜昙昼招了招手,让对方跟他到另一个地方去。

杜昙昼顺从地跟上他的步伐,很快又走到了府门外。

马车还停在门口,扶引对车夫说了句话,然后就拉着杜昙昼上了马车。

车里,扶引坐到离杜昙昼距离最远的地方,生怕一身昂贵的衣服被他弄脏了。

杜昙昼看似茫然无知,藏在袖子里的手却紧紧攥住了那把袖箭。

扶引要带他去的地方并不远,最多不过一盏茶的时间,侍从在外面喊了一声,车轮就停止了转动。

从车窗看出去,他们来到一间富丽堂皇的府邸外。

这间宅子明显比扶引家大上许多,杜昙昼的视线掠过暗红色的大门,直接看向了院墙后尖顶的楼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