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莫迟沉默而立,就像一把神兵收入匣中。(第3/4页)

杜昙昼将漫长的来龙去脉一一禀报完毕后,东边的天空都泛出鱼肚白了。

褚琮难掩怒色:“不愧是褚思安的女儿,真是一身反骨!只知恩将仇报!朕与母后的命险些断送在她父亲手里,母后顾念她,她却反咬一口,怪朕狠心杀了她父兄?!”

褚琮气得猛拍扶手:“她若只是心怀怨恨,一心复仇便罢了!竟然勾结焉弥人!妄图谋害赵青池,引焉弥大军入柘山关?!朕都不敢想,若是她计谋得逞,此时此刻,会有多少土地沦陷!多少百姓流离失所!”

褚琮气得嘴唇发白:“她的罪比她父亲尤甚!还将她的尸身留在宗正寺做什么?拖下去扔到荒山野岭吗,谁也不准为她收尸!”

“陛下不可。”知道皇帝在气头上,杜昙昼也必须要劝,“陛下绝不可意气用事,臣明白郡主殿下罪不可赦,但陛下为了皇家颜面、为了万民之心,决不能如此处置。”

褚琮怒道:“你还叫她殿下?朕现在就夺了她郡主的封号,将她贬为庶人!”

“陛下听臣一言!”杜昙昼心急如焚:“如今,怀宁郡主谋反一事,尚且只有几人知晓,陛下宜低调处理,莫要将事情扩大。陛下细想,若是让天下百姓得知,连陛下的亲堂妹、一个十六岁的女子都要反,他们会怎么想?”

褚琮身形一顿。

杜昙昼缓声劝道:“陛下,当年褚思安谋反,牵连甚广,声势极大,闹得众人皆知。百姓们议论纷纷,都把此事当做饭后谈资,面上不说,心里难免认为陛下雷霆手段,处置过重。后来怀宁郡主被释放,天下人才始觉陛下恩威并重,无不臣服。”

杜昙昼又道:“距褚思安一事才过去不到几年,倘若此时传出怀宁被贬为庶人,还被抛尸荒野,百姓们又会作何感想?他们会不会认为陛下反手云雨,从此惧怕天恩难测?”

杜昙昼的话言之有据,即便褚琮再发怒,也明白他必须采纳。

“那你说朕该怎么做?!”

杜昙昼再拜,拱手道:“陛下对外可称怀宁郡主因病去世,同时将她追封为怀宁公主,并予以厚葬,以表达陛下对亲眷离世的惋惜悲伤之情。至于郡主府里的下人,通通给予钱财后遣散,然后封闭郡主府,对外就称,是要保存下郡主最后生活的痕迹。”

褚琮紧紧握着扶手,指关节用力到发白,他忍耐着道:“朕……明白你的意思,可朕真的不想这么做。朕只要想到此事的后果,就阵阵后怕,若是赵青池临阵被逼反,莫说朕的帝位,整个大承都面临国土沦丧的险境,朕——”

“不会的。”良久不出声的莫迟突然开口:“回陛下的话,不会的。只要赵将军还镇守在柘山关,只要草民的夜不收弟兄们还潜伏在焉弥境内,陛下的江山就坐得稳。区区一个怀宁郡主,怎可能动摇陛下的社稷?”

莫迟的声音不大不小,语速不疾不徐,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番话,褚琮心头的愤怒与忧虑,就这么神奇地被抚平了。

好像只要莫迟说一句“不会的”,那么就算天塌地陷,他也不会让这件事发生。

这就是“摇落星辰”的夜不收吗?

即便身为帝王,褚琮也是第一次,有种被人深深保护着的真实感。

不对,他又很快否定了,是第二次,上一次还是杜昙昼孤身闯进宫里的时候……算了,现在没工夫回想这件事。

杜昙昼亲眼见到,褚琮的脸色渐渐恢复了平静。

“……好吧。”最终,皇帝还是做出了最理智的判断:“就按你说的做。记住,此事务必低调处理,经手人定要嘴严。也不要算什么吉日了,赶在过年前,把她埋了吧。”

杜昙昼松了口气。

褚琮又道:“缙京城北有块墓地,朕听说京里的富商多藏于那处,就把她埋在那儿吧。”

杜昙昼说是。

褚琮站起身,背影显得有些疲惫:“朕本来是急匆匆赶来,想见她最后一面,没承想……罢了,她不便处置,可那些受她指使的人,你一定要严加审问、从重发落。若是查实无误,都赶在过年前砍了。不要将这些乱臣贼子留到过年,以免影响来年的国运。”

杜昙昼全数应下。

褚琮抬腿向外走:“时辰差不多了,朕也该回宫料理政事,后续事宜交由你全权处置,待此事完结,你也能过个好年了。”

杜昙昼和莫迟双双行礼,恭送皇帝离去。

褚琮走后,莫迟大大松了口气,他看似镇定非常,还用一番话就抚平了褚琮的心绪,实际上紧张得要命,生怕哪句话说不对,就被人拖出去砍了。

杜昙昼打趣他:“你于焉弥宫宴刺杀国王都不怕,见到自家君王却害怕了?”

“不一样,那时候我心里有数,刚才我可一点数都没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