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那人曲线婀娜,分明是个女子。(第2/3页)

民间百姓常有不识字的,有时与家人亲友来往通信,自己写不了,便去街头巷尾寻代笔先生代为书写。

代笔先生多为落魄书生用以谋生的职业,有许多进京赶考后落榜的书生,为了节省费用,会住在京畿的郊县中,靠代人写信赚取一点闲钱,支撑自己继续读书,以参加下一次科举。

由于皇帝喜爱书法,他们大多极善文墨,一人能写出好几种不同的笔体。

这样的人想要模仿他人字迹,只要稍加练习,便能以假乱真。

杜昙昼看着手中的信:“我有预感,海捕文书一旦下发,我们很快就会抓到他了。”

西龙璧坊。

莫迟的头发依旧束在脑后,不同的是,他将部分发丝编成了一缕三股辫,同其余头发绑在了一起。

这是很常见的胡人未婚男子的打扮。

他身上穿的也不是大承人的中原衣物,而是左衽的胡服。

西龙璧坊住着的,除了富有的胡商,还有不少来缙京谋财的平民胡人。

他们大多给富商们当随从做护卫,或者干些力气活。

此时此刻,莫迟就混在一群等活的年轻胡人男子中,面无表情地干嚼着胡饼。

晌午时分,假装成乞丐的包二终于又出现在转角。

他的装束确实和乞丐无异,但他眼中时常闪过的精光,让莫迟立刻就能断定,他是个武人。

包二非常警惕,走两步就要回头看几眼,不只看向身后,四面八方全都要认真看过,确认没有危险存在,才敢继续往前走。

走了几步,便在一处隐秘的墙角蹲下,从怀里掏出一个冻得干硬的馒头,放到嘴边啃下一口,费力地咀嚼。

莫迟大大咧咧地走到他面前,将手中的胡饼掰下半个,直接扔到他怀里:“要饭的,接着!”

包二凌空一接,反应极为敏健,也不说话,只他招了招手表示感谢。

莫迟大喇喇走到他身边,靠墙而立,和他闲扯起来:“你从哪里来的?这么年轻,手脚都在,干什么不行,为什么非得要饭啊?”

莫迟的官话还带着些许焉弥口音,听上去就像刚来中原不久的样子,欺骗性极强。

包二对他突如其来的热络仍有些戒备,看在他是胡人的份上,简略地回道:“家里有事。”

“什么事能让你这个好端端的大男人沦落到当乞丐?”莫迟惊奇地问:“说给我听听呗。”

包二摆了摆手,表示不愿多言。

莫迟还想开口,巷口突然传来凌乱的脚步声和男人的呵斥声。

“禁卫办案!闲杂人等避让!”“让开让开让开!”“都聚在这里做什么?速速散开!”

莫迟刚抬眼看去,身边的包二突然动了,他把手里的馒头和胡饼一扔,拔腿就往反方向跑。

刚跑出去没几步,突然见莫迟也跟上来了,包二大惊道:“你做什么?!”

莫迟跟着他边跑边问:“这话该我问你吧,你好好地跑什么?”

包二不愿与他多言,发足狂奔,他本来觉得自己的身手已经足够快了,谁知莫迟竟能轻轻松松地跟在他身后,紧追不舍。

包二简直莫名其妙,气喘吁吁道:“这位郎君,我哪里得罪了你?”

“你没有得罪我,但你有我想要的东西。”

包二脸色大变:“你是他们的人?”

身后,那群禁卫终于发现不对,朝二人追了过来。

“在那边!追!”“站住!不准跑!”“再跑我就开弓了!”

话还没说完,一枝箭就擦着包二的头顶射了过去。

莫迟将他一拉,拽进左手边的暗巷:“我不是谁的人,但那群禁卫可没打算留你的活口!跟我来!”

不一会儿,禁卫就冲到了二人消失的巷口,眼前漆黑的巷道异常狭窄,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。

众禁卫抓人心切,便依次侧身通过了那条小道,继续往前追去。

待到禁卫的身影完全看不见了,街道上也恢复了方才的平静,莫迟才带着包二,从巷道侧下方的暗渠中钻出来。

这条暗渠开口又低又小,若非目力极佳,轻易不得见,而冬季枯水,渠内又十分干燥,一滴水都没有,最适合藏身。

包二惊魂未定,喘着粗气道:“你是谁?为何要救我?”

“我知道你叫包二,我是临台侍郎杜昙昼的人,我知道丢失的兵器不是你偷的。我奉杜侍郎之命找到你,就是想了解具体的经过。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,你愿意告诉告诉我么?”

身份被人拆穿,包二又惊又俱,将信将疑道:“你有何凭据?”

莫迟拇指推开刀柄,露出了一截雪亮的刀锋:“就凭我随时都能杀了你,却在刚才对你出手相救,如何?够不够当做凭据?”

一刻钟后,两人已换回了大承人的装束,莫迟带着包二穿行于坊间小道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