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杜昙昼突然在他脸上摸了一把

深冬的坛山,寒冷凄凉,四九天的风都是横着刮的,像薄刃一样刮过人脸,疼得人眼皮直跳。

杜昙昼喘着气,跟在莫迟身后,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前跑,冷风从鼻间直灌咽喉,他只觉得口齿间泛起一股咸腥味,嗓子干得生疼。

“他们有多少人?!”他气喘吁吁地问。

莫迟头也不回,矫健得像深山中的猞猁,“至少三十,至多三十三,不管多不多那三个,我们都打不赢!”

莫迟预估的人数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,方才那一打眼,他就能看得这么清楚,不得不说是夜不收中的精锐了。

杜昙昼有一瞬分神,他想,莫迟能给出这么精准的预估,应该是他在关外侦察敌情的时候练出来的吧。

身后传来的沙沙声唤回了他注意力,那些被风声送来的整齐响动,不是枯枝被吹拂的声音,而是身后焉弥人飞速追来的脚步声。

再这样跑下去不是办法,他们人那么多,他和莫迟总会有跑不动被追上的时候。

杜昙昼迎着冰凉的月光扫向四周,脑中迅速调出印在记忆里的缙京城郊地形图。

坛山位于缙京东北,山体东西起势,那么北边就是……!

他大声道:“莫迟!西北方二里之外有处不高的断崖,断崖下有河水流过,我们从那里跳下去,顺着水流便能游向河边的城北驿站,那里就能找到翊卫了!”

莫迟无动于衷:“想法很好!但这大冷天哪条河不结冰?我们朝着冰面跳下去,不用焉弥人动手,自己就能摔死了!”

“你当我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蠢书生吗?!”杜昙昼道:“那条河就是西常马场地下的热泉,泉水流出地表汇集成河,河水一年四季都是温的!我小时候还在里面洗过澡呢!”

莫迟的表情有所松动,少顷后,低低“哦”了一声。

迎着北风跑了这么久,他也有点跑不动了,脚步慢了下来。

可身后焉弥人穷追不舍,似乎不知疲倦。

杜昙昼低声骂道:“等这次逃出去,我非要带人把这伙惹是生非的焉弥兔崽子全都逮了不可!”

“省点力气,别骂人了。”莫迟也开始气喘:“你要庆幸,他们没带弓箭,否则——”

正说着,杜昙昼只觉后背一紧,紧接着一枝羽箭就带着尖锐的哨声从斜后方穿出,直取莫迟的后脑而去。

“小心!”杜昙昼来不及挥剑砍下箭头,往前猛地一扑,将莫迟扑倒在地。

羽箭擦着杜昙昼头顶掠过,扎在了一旁的土地上。

杜昙昼紧紧抱着莫迟,二人齐齐往前滚了好几圈才堪堪停下。

杜昙昼后背的伤疼得他龇牙咧嘴,莫迟也好不到哪里去,左臂的伤口又渗出血来。

杜昙昼咬着牙忍着疼,还要在莫迟耳边说:“你说你不是乌鸦嘴?”

“你先起来……嘶,压到我胳膊了!”莫迟低斥。

但二人来不及等待疼痛过去,因为又有几枝箭矢从后方的阴影中射来。

焉弥人作为草原民族,军中大多善射。

莫迟二人明明身处上风位置,羽箭迎风射来,需要更大的臂力和更准的准头,但那些追兵却能在围跑上来的过程中,还能拉弓搭箭,可见功法惊人。

“不能直接往断崖跑,会被射中的。”杜昙昼伏在地上,观察周围的地形:“西边有处坡地,往坡上跑!届时身处高处,又是上风,他们的箭没那么容易射中!”

二人挺身而起,猫着腰拔腿往山坡上跑。

箭支从背后接二连三射来,杜昙昼只能听着声音躲避。好在越靠近坡顶,羽箭的数量就越少,待到二人终于跑上坡头,背后的焉弥人已经不再朝他们射箭了。

杜昙昼一口气还没喘进肺里,耳边陡然响起莫迟炸雷般的喊声:“当心!”

杜昙昼回身望去,眼前的一切被拉得极慢——淬着银光的弯刀从右前方破空而至,它是被人遥遥掷来,刀身还打着旋,但这没有削减它的威力,它携着浓重的杀意砍向杜昙昼的面门。

杜昙昼本能地抽剑挡刀,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,他刚抽出长剑,弯刀就已来至他面前,他甚至能看到刀刃上倒映着的自己的脸。

——那张脸上布满惊愕与茫然。

下一瞬,有人从旁飞身而来,迎面将他扑倒在地。

杜昙昼一口气憋在胸膛里,连一声“不要”都没喊出来,就被莫迟按倒在地。

噗嗤!

弯刀砍上莫迟的后背,鲜血飞溅而出,从杜昙昼的脸颊颈侧,一路喷溅到他身侧冰凉的泥土上。

在无限拉长至近乎凝固的时间里,滚烫的热血顺着杜昙昼的脸,沿着他的耳朵,流进他的鬓发。

鲜红的血液所到之处,如同沸腾的铁浆,生生灼烧皮肉,滋滋烫进杜昙昼的五脏六腑。

那一刻他什么都看不见,眼前只有撑在他上方的莫迟,和那张因疼痛而惨白的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