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他们怕不怕刀子(第2/3页)

淑妃作为伪帝的妃子,自然没有必要寻求什么位置,也没有她的位置。但儿女都是债啊!

卫王就像是个老农般的在长安打铁,也不说主动去帮衬秦王一把,这让淑妃暗自叫苦。

儿子木讷,老母亲就得机灵些。

黄维带着两个孩子站在田边,指着前方的积雪问道:“雪可冷?”

“冷。”

“可没有这雪啊!这地里的害虫就能熬到播种之时,随后便会吃庄稼。地里没了收成,农人就会饿肚子。”

黄维牵着李老二,看着阿梁,“当初你祖母还在娘家时,也带在老夫去地里玩耍。正好那日下雪,你祖母就欢喜,说明年好收成,人人都能填饱肚子了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

阿娘这才知晓这个道理。

李玄虽然也时常带着他去市井转悠,体察民情,但终究没有那么细致。

黄维年岁大了,话多,絮絮叨叨的说了半晌,淑妃在后面含笑听着。

“那时候老家有豪强横行,想夺了咱们家的田地,便诱惑老夫去赌钱。老夫那时候年少,不知高低,便跟着去。家人报给了阿姐知晓,阿姐带着人去赌场,把老夫拉了回来。回到家,阿姐第一次狠抽了老夫一顿……”

黄维想到了阿姐,含笑道:“从此,老夫再不沾赌钱半分。”

阿梁问道:“舅公,这不是兼并田地吗?那时候的官吏不管?”

黄维叹息,“流水的官,铁打的小吏与豪强。官员每到地方任职,便会和小吏打听当地豪强的消息,随后强势的会等着豪强来拜会,没后台的会主动去拜会豪强……”

“为何?”

李玄还没给阿梁提及这些龌龊的事儿,不是他不知晓,而是担心阿梁太小,这等丑恶的事儿会污染他单纯的心思。

可黄维吃苦多年,却觉得孩子要早当家,便说道:“豪强和小吏勾结掌控地方,官员若是不买账,便寸步难行。你想,官员想做什么,可是要令小吏去?”

阿梁点头,“是。”

李老二听不懂,便回头,见淑妃在身后,就冲着她笑。

虎头虎脑的孩子,一下就令淑妃想到了当初的卫王,也冲着他笑。

“可小吏和豪强是一家人,他们一旦联手,官员之令出不来官廨。就算是出去了,可豪强一声令下,地方百姓谁敢应承?”

“百姓若是去告官呢?”阿梁问道。

“百姓若是去告官,可证据何在?”黄维叹道:“就算是有证据,豪强推出一个家人去顶罪就是了。可此后这个官员便要被针对了。阿梁啊!那些豪强和小吏一勾结,想弄倒一个官员,它不是事。”

“如此吗?”阿梁的眼睛像李玄,微微眯着,仿佛在思忖什么。

“故而官员只能依靠豪强来治理地方,可豪强为何帮你?”黄维早年出身不错,后来落魄见识了无数底层惨事,对这个大唐有着自己的认知。

“没有好处,豪强只会袖手。”阿梁明白了,“如此,豪强便要好处,官员便要政绩。”

“对。”黄维见孩子聪明,欢喜不已,“官员为了政绩,多半会与豪强勾结,豪强要什么?田地!他们与官吏勾结,用高利贷,用许多手段盘剥百姓手中的田地。特别是高利贷,百姓不识字,他们便和小吏勾结,用那等随时可索回借贷的契约哄骗百姓。有的干脆就是明着抢……多少人家为此破家啊!”

黄维有些感伤,“百姓因此沦为流民,或是佃农。而豪强却越来越富。他们富了,官吏也跟着吃个脑满肠肥。”

“只是苦了百姓,还有江山。”阿梁点头。

阿梁的后一句话令淑妃心中一震。

这个孩子竟然有这等眼光吗?

秦王是怎么教的?

“是啊!阿梁要记住,以后莫要让那些豪强大族把百姓欺负狠了。”

阿梁问道:“可能管住吗?”

黄维摇头,“老夫也不知,不过那些家族一直这般富庶,不,是越来越富庶,可见历朝历代都没法管住他们。”

“律法也管不住吗?”阿梁抬头问道。

黄维摇头,“官吏与他们是一伙儿的,律法,便是他们的玩物。”

阿梁微微抬着头,看着远方的皑皑白雪,在思索。

淑妃想他年少,不该为这等事儿纠结,就开口道:“管不着呢!帝王都管不住!”

淑妃在宫中,宫中那些内侍和宫女不少都是穷苦人家出来的,不时谈及此等事,故而知晓的更多。

“帝王都管不住吗?”

阿梁回头。

“是。”淑妃对黄维微微颔首,说道:“天下豪强大族一旦联起手来,便是一股庞大的势力。若是帝王要整治他们……记得前陈吗?”

“知晓些。”阿梁已经开始学历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