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开国帝王的雄姿(第2/3页)

他喝了一口酒水,“老夫去了一趟长安,待了半个月。老夫看到了什么……帝王夺了儿媳,整日在宫中享乐。朝中杨松成等人结党横行,帝王却不闻不问。老夫后来知晓,这是制衡,也是交易。当帝王把天下当做是交易的货物时,这个天下不乱,才特娘的怪!”

杨玄举杯,“陈先生看我北疆如何?”

“老夫来之前以为北疆是个苦寒之地,必然荒凉。可此次游历却让老夫刮目相看。”陈震放下酒杯,抚须道:“老夫去了太平,去了临安,说实话,这等商贸重镇,大唐也不多见。特别是太平。”

太平是北疆的工业中心,商业中心……杨玄一手打造出来的样板。

“老夫看到了广袤的田地,关键是,那些田地都是百姓的。”

“老夫看到了那些规规矩矩的豪强。”

“老夫看到了那些精锐的将士。”

“老夫看到了一股精神,昂扬向上!”

陈震看着杨玄。

杨玄微笑,“陈先生可想探知其中的奥秘?”

“自然!”陈震说道。

杨玄说道:“北疆,虚席以待。”

陈震起身行礼,“见过国公!”

“哈哈哈哈!”

外面有几个男子在转悠,听到笑声后,其中一人说道:“杨玄这是兴奋什么呢?”

晚些,陈震跟着两个军士去了逆旅。

王朝喝得醺醺然的在等他,见面就埋怨,“去了许久也不带个话,老夫就担心你得罪了秦国公。”

陈震拱手,“王兄,就此别过。”

王朝一怔,“你去哪?”

“老夫要留在北疆。”

“你要出仕?”

王朝有些诧异。

这些年不是没人征辟过陈震,可这位老兄却对官场心灰意冷,各种推脱。

“对,老夫在北疆看到了希望!”

陈震出仕了。

第二日,消息就传遍了鲁县。

三千人马也到了。

顿时,鲁县的气氛为之一滞。

“这是护卫。”

赵氏有人来解释。

出行竟然要带着三千人马护卫,这规格也太离谱了吧?

许多名士在腹诽。

其中桃县曹博最为激烈。

“他才将被人伏击,这是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啊!还名将呢!”

“说实话,换做是谁,也得小心些。”有人觉得他反应太过了些。

“这里是北疆啊!”曹博诧异的道:“这是他的地方,还担心害怕?”

“知人知面不是?对了,老夫怎地觉着你对秦国公有些不满?”

“哪有,老夫只是就事论事。”

有人笑道:“这阵子你老是说自己拒绝了秦国公的邀请,怎地……后悔了?”

早些时候杨玄想延请曹博为阿梁的启蒙老师,谁曾想被拒绝。

拒绝就拒绝吧!这位曹先生把此事当做是自己的资本四处宣扬,得意洋洋。

现在,陈震被杨玄征辟了,据闻有些名士动了心,在打探北疆官场的情况。

“秦国公与旁人不同,大气。”

一位北疆名士在给十余名士介绍情况,“就说节度使府吧!大多时候都是刘公、宋公、罗公三人做主,非大事,秦国公不干涉。”

“啧!这是放心到了极致啊!”一人叹息。

“不,是大气!”另一个名士眼中放光。

谁不想没有上位者掣肘的去施展所学呢!

可你看看当下的官场,处处都是潜规则,寸步难行。

“北疆政令简单,一是一,二是二,不和下面玩文字游戏。”

这个更好,上位者简洁,下面的官吏就省事儿。

“秦国公为人谦逊,下面官吏有建言,若是对,哪怕是推翻他的决断,他依旧从善如流。”

“秦国公统军有方,北疆对北辽的逆袭便是从他开始。诸位当知晓,以前听闻北辽之名,不说北疆,长安都会发憷。可如今你再去看看。北疆大军都到了江州之前。”

“诸位若是在北疆多待一阵子,弄不好就能看到北辽覆灭的盛况啊!”

名士们却沉默了。

有人低声道:“不干涉下属行事,这是格局。施政简单,这是无为之治,与民休息。纳谏如流,这是虚怀若谷。统军所向披靡,这便能安定边疆,开疆拓土……”

这位名士悚然变色,“这分明是……”

这分明就是开国帝王的雄姿啊!他捂着自己的嘴,眼神骇然。

……

鲁县暗流涌动。

赵氏祭祖大典依旧按部就班的在准备着。

“明日就是大典。”

赵家大堂内,十余人正在听家主赵赟说话。

“老夫已经邀请了杨玄明日来观礼,他也送了祭品,这是最好的机会。”

堂外阳光淡淡,秋风吹进大堂,略微有些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