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三章 忘不掉他(第2/3页)

死了便死了!

……

宫中,皇帝也得了相同的消息。

“睚眦必报,且手段犀利,宛若雷霆。”

皇帝摆摆手,镜台的告退。

韩石头说道:“金吾卫那边随时能动手。”

皇帝讥诮的道:“并无证据,如何能动手?一旦动手,那个逆贼便能叫屈。别人叫屈无用,他叫屈,北疆军民便会咆哮。一条狗,圈养了一群听话的牛羊。嘿!牛羊!”

韩石头说道:“越王先前说求见……”

“他?”

皇帝说道:“这是来声讨北疆的吧?让老二也来,朕想听听他的看法。”

晚些,卫王进宫。

“二兄可知我等了你半个时辰!”

越王有气无力的道。

卫王压根不搭理他。

“杨玄杀了金吾卫的焦林!”

越王笑吟吟的道。

“也好!”

卫王压根没什么反应。

见到皇帝时,他正在听敬王背书。

啧啧!

这个场景,差不多几十年没见过了……也就当年太子几岁时,李泌曾过问过他的功课。

敬王一边背书,一边看着两个兄长,眼中有掩饰不住的羡慕。

再过两年他也要出宫了,不过他母族无力,出宫也只是个闲散皇子。

“去吧!”

皇帝摆摆手,就像是赶走一条狗。

敬王涎着脸,“阿耶,二位兄长难得来,孩儿想和他们请教功课。”

皇帝看了他一眼,仿佛一眼看穿了他的想法,淡淡的道:“等你出宫了,多的是机会。”

呵呵!

一旦出宫,谁会认得谁啊!

敬王走了,皇帝看着兄弟俩,“金吾卫焦林遇刺身亡,你二人可知晓?”

二人点头。

“说说!”

皇帝看似不经意的道。

越王看了卫王一眼,“阿耶,此事定然是北疆所为。在长安刺杀大将,这是挑衅……”

皇帝听的很是漫不经心,等越王说完,他指指卫王,“老二说说。”

卫王说道:“此事发端于国丈嘴贱……”

越王:“……”

皇帝嘴角抽搐,却微微翘起。

“随后国丈的人先动手,说实话,北疆占理。只不过仗着这是长安,肆无忌惮罢了。

若是捷报至依旧不放人,那么我还能高看国丈一眼。

放人看似随机应变,可却少了血性。

其次是让焦林在外面转悠当靶子,看似手段高超,实则依旧是算计。

我记得当年颍川杨氏要求儿孙行事堂堂正正,大气凛然。时至今日,我看到的却是蝇营狗苟,阴私算计。”

越王发现皇帝的神色专注了些,心中明悟,今日让他和卫王来,这是想听听卫王的看法。

国丈和皇帝决定联手对付北疆,可皇帝习惯性的就想到了制衡,于是乎,他就想到了自己那个在巷子里打铁的二儿子。

这个判断对不对,还得看皇帝的交代。

“老二没事多来朝中。”皇帝语重心长的道:“每年得了钱粮,就得为国效力,不可躲在巷子里偷懒。”

卫王默然,没说答应还是不答应。

若是换了越王,估摸着能暗中狂喜。

二人告退出去。

“二兄,以后阿耶定然会重用你!”越王笑吟吟的道。

“给你可好?”卫王说道。

“可你给不了!”

“我不来就是了。”

越王仔细看去,发现卫王是认真的。

“你别害我!”

越王苦笑,“若是阿耶觉着是我逼走了你,回过头,他会收拾我!”

“你的王妃长的不错,小心些!”

卫王丢下一句话,扬长而去。

越王站在那里,良久骂道:“草特娘的!”

没人知晓他这话是骂谁。

估摸着,他自己也不知晓。

焦林遇刺身亡的消息震动了长安城。

“公主!”

张菁急匆匆的进来。

年子悦正在屋里看书。

长安写小说的不少,但和南周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。

每次商队或是使者来长安,都会给年子悦带来许多小说,供她消遣。

她放下书卷,灵秀的双眸看着张菁,红唇微微张开,“可证实了?”

张菁点头。“证实了,北辽的商人颇为沮丧,说坤州一丢,主客易位。公主,北辽靠不住了。”

从开国起,大唐就对南周虎视眈眈,幸而北辽在北方盯着,一旦大唐南下,便起兵牵制,这才有了南周数百年的平安。

所以每年南周都会给北辽进贡,金银珠宝,各种特产,看着就像是藩属国给天朝上国的贡品。

这一切,都是为了平安。

北辽有人戏言,说北辽对于南周而言,便是父亲对儿子。

没有北辽这个爸爸,南周早就被灭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