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一十三章 打人,不打脸(第2/3页)

帝王重要是为何?

“没有江山,帝王只是个孤家寡人罢了。可我这些年所看到的,却是帝王把江山视为无物。

他不要的江山,我北疆在坚守。

宋公,你来,是想让我放弃大唐江山,回归长安,坐视北辽铁骑马踏北疆,随即兵临长安吗?”

以前杨玄没资格说这话。

可现在不同了。

接手北疆以来,他一改北疆过去以防御为主的态势,积极主动发起进攻。

去年,在他的率领下,北疆更是扛过了雪灾。

如今的杨玄,羽翼渐丰。

他说这话,谁敢质疑?

宋震干咳一声,“老夫累了。”

他没为皇帝辩解。

杨玄颔首。“住所已经安排好了,宋公若是愿意,随时可进出节度使府。”

那个小吏开口,“杨副使……”

杨玄看着他,“你是谁?”

小吏说道:“小人礼部……”

“此乃北疆节度使议事之地,何时轮到礼部一个小吏开口了?”

杨玄知晓这个小吏多半是皇帝的眼线,所以毫不客气的指指外面,“出去!”

小吏起身,“杨副使,须知,此乃大唐的北疆!”

韩纪阴恻恻的道:“可有人恨不能把北疆弄成北辽的。”

“韩纪!”

杨玄冷着脸,韩纪束手而立。

杨玄说道,“打人,不打脸!”

宋震:“……”

宋震被送了出去,叹道:“陛下在一日,北疆再难回头了。”

小吏悻悻的道:“先前杨玄说那番话时,北疆文武无一人为陛下说话,可见都是叛逆。”

宋震看了他一样,知晓这个小吏的态度,就代表着长安的态度。

皇帝缩在梨园中,可爪牙和耳目却遍布天下。

北疆什么情况他自然了如指掌。

可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依旧让自己来北疆劝说杨玄低头。

这是在利用老夫。

出发前,长安官场的判断是,皇帝想重新启用宋震。

宋震也做好了重新出山的准备。

可此刻,他心中却觉得不对。

宋震看似不经意的问道:“回去老夫就得回乡吧?”

“是……不。”小吏面色剧变。

他不是什么礼部小吏,而是皇帝身边的侍从。此次出行,几乎是一次镀金之旅……据闻,皇帝准备重用他。但此次是个考验。

他的态度,几乎便是皇帝的态度。

临行前皇帝交代,让他盯紧了宋震,并督促宋震规劝杨玄。

临了,皇帝眼中多了厌恶之色,说道:“宋震,老狗般的人物,此次之后,朕再也不想见到此人!”

宋震一旦撂挑子……小吏面色苍白,“宋公……”

宋震何等人,解释只会越描越黑。

果然,皇帝是把老夫当做是夜壶了……宋震淡淡的道:“陛下,英明。”

他大步而行,小吏追上来,“宋公,只需宋公能竭尽全力劝说杨玄,下官敢打赌,陛下定然会回心转意。”

“陛下的性子老夫知晓。你这话……忒无耻。”宋震冷冷的道。

身后不远处,韩纪看着这一幕,若有所思。

杨玄出来了。

“郎君这是……”

“回家。”

那个婆娘,昨夜和他闹腾了半宿,也不知现在如何了。

回到家中,正遇到如安师徒三人在厨房外散步。

“如安啊!”

如安正闭眼嗅着……说来神奇,自从来到了杨家,他就无师自通的学会了闭眼行走的本事。

这平衡能力,牛的一批!

“见过郎君。”

师徒三人行礼。

如安说道:“郎君,潭州赫连荣那边一直在操练军队。”

“嗯!”杨玄想到了那个独手刺史,“此人倒也能隐忍。”

赫连峰亲征失败后,潭州就一直没吭声,甚至连哨探都不过镇南部。

这便是躺平,怂了的意思。

“此人,如何?”杨玄想看看锦衣卫的成效。

这时厨房里唰的一声,也不知是弄什么,一股子肉香和烟气一并散发出来。

如安陶醉的深吸一口,良久竟然不吐气,可见内息深厚。

可老板就在身前啊!

他恋恋不舍的呼出一口气,“锦衣卫的兄弟查探到的消息,赫连春登基后,宁兴对潭州的态度骤然一变,钱粮兵器都给了不少。

如今,赫连荣招募勇士,每日操练颇狠。

据闻,他曾对下属说,只等兵精粮足,便要马踏陈州。”

“这话,是说给宁兴听的。”杨玄觉得赫连荣这话喊的有些无力,“赫连春如今正翘首以盼何处传来捷报,好提振士气,为他增辉。

潭州吃了他的钱粮,若只是死守,那便是渎职。

赫连荣喊话,便是喊给他听的,色厉内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