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章 .起直念直到林一伯忽然问:“要不要再做……(第2/3页)

“还是去我那里吧。”蛮牛这时忽然走进来,样子虽然凶,却有很可靠的眼神,“我自己住,自己的房子,比较方便。”

“也行。”Clara点点头,又问家怡:“要不要问宝树的意见?”

“别了,问他的话,多半是要留在这里。有阿嬷在的时候还行,现在他一个人住,太让人不放心了。”家怡想了想,决定还是劝劝宝树,让他去先蛮牛那里住一段时间吧。

阿嬷去世,他们没了救济款,宝树一个人也没办法再住这边的邨屋了。家怡肯定不会让他去福利院之类的机构生活,但如果住在她们家的话,就只能住书房了。

抿唇站在狭小屋中,家怡开始思考未来:

她现在有二百多万存款,全款买屋的话,就只能买小屋,地段往往也不会很好。一则肯定住不下易家四口加宝树,二则恐怕会离易记和孩子们的学校很远。

要买大屋的话,大概只够付首付的了,后续还贷压力不会小不说,房屋条件也不会很好。

她还是想买间能令自己满意的房子的,不知道大埔那边开盘的别墅楼花,是不是真像岳哥说的那么好那么便宜,看样子回头有空,得去了解一下了。

夜深后,易家栋几人帮宝树处理好了所有事,之后送他坐上蛮牛的摩托,看着他被带走,才放心地各自归家。

蛮牛的屋虽然不大,但也有两室一厅一卫一厨,是非常舒服的小居屋,装修很简单,冷色调,但干干净净的也很酷。

宝树有些拘谨地坐在客厅沙发上,接过蛮牛递过来的水杯,一边喝水,一边揉了揉肿成桃子的眼睛。

“……”蛮牛不太会安慰人,但看着这样的少年,也准备说点什么,于是捧着自己的那一杯水,站在边上踟蹰了一会儿,才不甚流畅地开口:

“我也是很小就要独自一个人,小时候觉得很难,但……”

他抬头与兔眼少年对视,耸了耸肩,“都会好的。而且你现在也不是一个人,阿嬷虽然去世了,但易家人都当你是亲人,帮你操持,帮你安排……你并不孤单。”

宝树点点头,沉默了一会儿,终于好受一些。

他喝一口水,才抬头问:“蛮牛哥,我睡哪里啊?”

蛮牛笑笑,朝他一招手,带他去侧卧。

月光洒进小房间,床褥整洁干净,是很舒服的屋。

宝树站在床边,伸手摸了摸柔软的被子,又在软乎乎的床垫上坐了坐。垂眸控制了下情绪,才仰起头向蛮牛道谢。

蛮牛嗯一声,转身离开时,也学着其他人那般,轻轻摸了摸丁宝树的头顶。

这一夜,宝树睡得不太安生,总是做梦,总是醒。有时泪水会打湿枕巾,伸手摸到潮湿,才知道自己又哭了。

第二天早上,他没精打采起床,坐在陌生的房间里,有些茫然。

直到屋外响起门铃声,宝树听到蛮牛哥去开门,然后是熟悉的、家如那有些咋呼的声音:“蛮牛哥早,你们都起床了吗?宝树起床了吗?我带了早饭给你们,阿姐开车送我来的,她还在楼下找车位呢……”

宝树抱着被子做起事,抹了把脸,忽然觉得虽经历了太多分别,但老天也没有对他太坏。

撸了两把短发,穿好衣裳叠好被子,他推开门,与蛮牛哥和家如打招呼。

打起精神,他又是那个坚强的少年了。

……

……

宝树奶奶的葬礼,被Clara一手接管了。

能干的女人分分钟将所有事情里里外外搞清楚,跟殡仪馆的人撕扯谈价,乔每一个环节、每一分支出,不仅没让对方占到一点便宜,还把殡仪馆的团队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
家怡则在忙碌中抽空四处看房、了解行情。

九十年代的香江,就已经与家怡穿越前二零二几年的上海房价差不多了,只开盘未交房的楼花遍地,随便一套好点的屋都要四五百万,连四百多尺(四十多平米)的屋,都要一百多万,简直惊掉人下巴。

要知道,这时候上海几十万就可以买一个地段不错的一居室了!浦东那边甚至还未开发起来,百来万可以做非常好的投资了……

可惜她现在要在香江生活,得先解决住得问题,才能考虑投资,不然真想去内地买楼啊。

她才转了几天,就开始浑身不得劲了。

每一个房产经理,都摆出副房价每天在翻倍,再不买就买不起的架势,紧迫感扑面压来,让人感叹:

香江居,大不易啊。

产生这样感叹的人,不止为买一栋满意大屋而犯愁的易家怡。

还有许许多多随着香江贫富差距越来越大、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,而感受到压迫和痛苦的市民。

林一伯觉得他也是这样的香江市民,常常在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富贵人家将燕窝当粥喝,拿老鼠斑做鱼蛋,用几千块1g的名茶做茶叶蛋等消息,就觉得心头冒火。